2021年11月24日

“成吉思汗”

 

毛澤東的名詞《沁園春·雪》,中國人都很熟悉了,在這裏就不再復述……什麽?不熟悉?你的語文課沒有上好吧,這可是一篇要求背誦的課文呢。

根據官方說法,這首詞的創作時間是19362月,地點是陝北清澗縣高杰村袁家溝。可是,直到194511月,它才和柳亞子的和句一起發表在重慶《新民報晚刊》。又是柳亞子,老毛發表的很多詩詞似乎都擺脫不了柳亞子和郭沫若的鬼影,難怪有小道消息稱,後兩者是捉刀人。

不得不承認專制國家的小道消息有極高的可信度,只是,鄙人無論如何都不相信以下這些詞句是出自他人之手的,譬如“糞土當年萬戶侯”、“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不須放屁,試看天翻地覆”,還有贊美他老婆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等等,更遑論這首《沁園春·雪》了。且看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那種睥睨,且聽叫囂“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那股自大,除了他,還有誰幹得出來?出身地主階級,接受過嚴格的封建主義教育,又在北京大學圖書館浸淫,毛老爺吟哦舊詩自然得心應手,無須假手于人。

鄙人在脫帽致敬之餘,還是要怯生生地指出,《沁園春·雪》有一個小到幾乎看不見的瑕疵。那就是,“成吉思汗”。

《沁園春》詞譜的格律比較嚴格。當然,我們不必板板六十四,對仗完全可以不理,只不過,鑒于詞是用來咏唱的,平仄準確應是最基本的要求。“成吉思汗”的“吉”字,詞譜的相應位置須填平聲字,而“吉”發入聲,屬于仄聲字……

自然有御用學者打圓場,宣稱“成吉思汗”乃外來語也,不拘平仄。如果這樣也可以成立的話,那麽同樣是外來語的“格薩爾王”,可不可以不論字序?况且稱之爲外來語,是間接承認成吉思汗不是中國人嗎?

事實上,成吉思汗僅僅是蒙古人,他的帝國是蒙古帝國。他死後半個世紀,孫子忽必烈才建立所謂的元朝,取代趙家宋朝統治中國。儘管成吉思汗在世時的勢力範圍已至長城內外,但是他似乎對“如此多嬌”的江山不感興趣,只爲中亞的草原和戈壁“折腰”。

算了,對于“一句頂一萬句”的“偉大領袖”來說,任何瑕疵都不算瑕疵,快快背誦吧!背誦《沁園春·雪》,除了自信心膨脹之外,最叫我們佩服的還是那一聲“俱往矣”的感嘆。只是風流人物,幷不在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