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男女关系有所谓的“七年之痒”。两人相处到第七年,当初过分美好的愿景早已经或者差不多幻灭,对方身上好的一面彻底被坏的一面盖过,而且,坏的一面正在变本加厉地折磨着你……
当然,在今天这个快餐时代,七年之痒的状况从七年缩短到一年,甚至半年。于是越来越多的男男女女面临越来越多这样的抉择:应该继续还是应该放弃?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应该选择放弃。
“什么?”你可能心有不甘,“我为他(她)付出那么多的时间、金钱、精力和感情,就这样放弃我岂不是非常吃亏?”
是的,是非常吃亏的,但是我要问你,你有把握在短时间之内改变他(她)吗?如果没有,那么立即止损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否则你将越赔越多。
首先要说明一点,不是我把恋爱当成一项投资,而是这个社会把恋爱当成一项投资,我只不过是顺着这个思路展开而已。
在恋爱过程中,成本是你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和感情等等,而利润是你在精神和肉体上的满意度。我们可以把你之前为他(她)的付出视为沉没成本。顾名思义,沉没成本,就是不可能回收的成本(不是有个成语叫“覆水难收”吗?)。既然收不回,那么我们最好就是忘记它,立足当下向前看。所以我刚才问你,你有把握在可见的将来改变他(她)吗?
举个例子,假设你经营一家CD店,头几年有盈利,可是随着市场变化,商店转盈为亏。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忘记你的青春、你的理想以及你所有的投入,结束它!因为你没有办法改变CD式微的趋势。
然而,人有损失憎恶,一想到自己蒙受损失,往往会丧失理智,硬着头皮继续惨淡经营下去。损失憎恶,也是很多女人任由自己的男人嫖赌饮吹的原因。为了使这些不理智的人知道自己亏大了,我们引入另一个经济学术语——机会成本。
有人说经济学是选择的学问,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便是机会成本。假如,你的CD店附近住着一大批吃货……哦,他们可不是一般的吃货,而是特别的吃货——特别懒惰的吃货。这些特别懒惰的吃货告诉你,如果你将CD店改为餐厅,他们一日三餐都在你那里解决。这个时候,如果你还继续坚持你的CD店的话,你每天损失的不光是可变成本,还得加上机会成本——经营餐厅所得到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机会成本指的是可选择而没有选择的(最高的)价值,它不是会计成本,不宜记进账簿里。我有一个开运动用品店的朋友,他每年都把固定成本的6%算到开支里去。问其原因,他说这笔资金如果不用来开店,而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话,会得到6%年收益。显然,这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只能作为经济学一项参考指标,把它当作会计成本会产生混乱。
回到恋爱的话题上。感到七年之痒(正如前文所说,不一定七年)的时候,在你的身边出现一个极度靠谱的可追求对象,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很大了。忽视沉没成本,再考量机会成本,我相信你会理智地接受我的吐血建议——果断分手,寻找和经营下一段爱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