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

落花时节又逢君

  

新历五月,农历四月。春花凋零,夏树徂葱。春去夏来,正是伤春悲秋中之伤春时日。自古多少文人雅士、迁客骚人,在一阵急遽的风雨之后,在几片飘零的花瓣之中,感怀春逝,挥毫写下多少流芳百世的名句。

有孟浩然的苦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有李煜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有欧阳修的悲戚——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等等等等。

要数最伤感的,窃以为,是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文学批评家普遍认为,杜甫的律诗优于古诗,而古诗又优于绝句。不过,这首七绝写得不够好吗?不,它不仅布局精巧,且余韵无穷……奇怪的余韵啊,诗中描绘的明明都是美好的事物,为什么,为什么读后叫人心中隐隐作痛?

首先看前两句,那是非常工整的对仗。岐王对崔九,宅里对堂前,寻常对几度,见对闻。几近完美。

岐王,即唐玄宗之弟。崔九,乃皇帝之宠臣。两位当时得令的大人物,他们的宅里堂前,必定金碧辉煌、雕梁画栋。而李龟年,则是首屈一指的乐师,是宫中红人。但凡钟鸣鼎食的宴会,都不能缺少他的高山流水。至于杜甫,虽然官位不高,但是才高八斗,援笔成章,自然也是座上常客。因而杜甫与李龟年,纵使不是知交,也是熟人。

从第三句开始,画面一转。从京城的喧阗,到江南的清幽;从邈远的记忆,到眼前的现实。殊不知,人犹在,境况却迥然。蓦地,洒来一片雨雾,落花纷飞,模糊了视线,模糊了时空。

经历安史之乱后,盛唐不再,中原板荡。大历五年,即公元770年,杜甫携家流落湖南一带,居无定所,贫困潦倒,加之年近耳顺之年,老病不堪颠沛。四月,杜甫在长沙县上岸,探听是否有爱才的土豪乡绅、地方官吏,能慷慨解囊,以济一时之急。恰好此时与李龟年不期而遇。

故人别来无恙?呜呼,想不到李龟年的遭遇更不幸、更辛酸。自南下以后,不得不像街头卖艺人一样以阳春白雪取悦下里巴人,博取微薄赏金,勉强度日。

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互白之后,相对唏嘘,感喟不已。沉抑良久,两人竟同时放声大笑。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写下这首《江南逢李龟年》。全诗没有一个愁字、悲字、伤字、苦字、泪字……甚至没有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字,然而凄惘之情却不言而喻。

保重啊,友人!拍一拍肩,挥一挥手,然后回归各自的不可知的命运。

与李龟年分别之后数月,杜甫客死在湘江舟中。相传他断炊数日之后喜获耒阳县令聂某的款待,在大吃牛肉和大饮白酒之后,竟过饱而死。至于李龟年,他的下落再也无人知晓。

 


高剑父 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