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

烧猪

  

在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那部著名的随笔集《伊利亚随笔》之中,有一篇叫《烧猪专论》的随笔。该文以表面上一本正经、实际上戏谑不羁的笔调探究烧猪的起源。

当然,烧猪是所谓的“中华美食”,自然是中国人发明的。只是,发明的人、发明的时代以及发明的过程,却从来没有人提起过,恐怕是无从稽考吧。

然而兰姆却言之凿凿地告诉我们,烧猪是一个叫何悌(音译,原文为Ho-ti)的人无意中发明的。这个家伙因为自家房屋失火,烧死了一窝小猪。呜呜,我的小猪,你们真可怜啊……你们真……真……真香啊……正如中国人的老故事塞翁失马一样,从可怜到可口,从地狱到天堂,只有时间的距离。尝到烧猪(而且是烧乳猪)的美味之后,何悌的家就经常失火。别人知道个中原委之后,全城都经常失火。猪啊,教我如何不烧死你。

确切地说,烧猪是广东名菜。主人公何悌——Ho-ti——也是根据粤语发音而拼写的。可见,兰姆在下笔之前是做足功课的,绝非胡编乱造。

过去的广东人,只有在节庆宴席上才有机会品尝烧猪,大快朵颐。烧猪的价格不便宜,烧乳猪就更高贵了。除此之外,烧猪还有不为今天大多数人所知的隐晦意义。

根据旧时的广东习俗,男子新婚洞房过后,若对新娘的洞房感到满意(说白了,就是处女情结),就要在三朝回门的时候,以一只大红烧猪回礼。娘家不幸没有收到烧猪的话,即羞愧难当,恨不得当场把女儿打死。渐渐地,坊间就用烧猪或者猪来借代贞操了。

时至今日,“失猪”、“唔见咗只猪”等的说法仍然通用。只不过,知道它的由来的人所剩无几。因为以贞操来衡量女性品格的时代早已过去,连带用烧猪答谢贞操这种陈腐习俗也被扫除了。这当然是好事。

如果你是个传统的人,并且想低调地显示你对历史和民俗有所研究,不妨在品尝烧猪的时候面露猥琐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