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

巴拉克拉瓦盔式帽

  

参与滑雪、登山、赛车、反恐等运动和活动的人士现在都喜欢戴一种只露出眼睛或者只露出眼睛和嘴巴的头罩。这种东西有个正规的名称,叫巴拉克拉瓦盔式帽balaclava helmet)。哦,音节确实是多了一些,谁叫它的诞生地就是巴拉克拉瓦。

巴拉克拉瓦位于克里米亚半岛西南岸、黑海海滨,现在属于塞瓦斯托波尔的一部分。塞瓦斯托波尔和整个克里米亚一样在归属问题上目前存在争议,尽管2014年通过公投(在俄罗斯军队的枪口下进行),脱乌(克兰)入俄(罗斯),但是得不到联合国绝大多数成员国承认。

历史上,克里米亚是兵家必争之地,19世纪中叶就有过一场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缘起是俄罗斯乘奥斯曼帝国陷入内乱之机,出兵入侵,英国和法国深恐胃口很大的俄国佬进一步向欧洲动刀叉,遂出兵支援奥斯曼。如是,英法奥联军与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展开为期两年半的搏战,最后以联军胜利告终。而发生在18541025日的巴拉克拉瓦战役是其中一场关键的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由于军官指挥失当,英国轻骑兵被置于极度险恶的境地。尽管如此,他们英勇作战,换来惨胜。艾尔弗雷德·丁尼生男爵(Alfred Tennyson)据此写成叙事长诗《轻骑兵的冲锋》(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为历史留下一部悲壮的交响诗。它还先后于1936年和1968年两度被改编成电影。除此之外,巴拉克拉瓦盔式帽也是烽火过后的另一件遗物。

为了抵御从黑海刮来的刺骨寒风,士兵除了多穿衣服之外,还发明了一种盔式帽。其后,他们将这种服饰带回家中收藏,作为一种荣耀,也作为一份餐桌上的谈资。只是,它在都市生活中实在没有用武之地,直到几十年之后,登山和滑雪运动开始成为时尚。

值得注意的是,巴拉克拉瓦盔式帽只能在特定场合穿戴,随便使用会给旁人带来不安,这是文明人都明白的道理。只不过,有些人硬是不明白,以所谓“文化多元”为由穿着一种比巴拉克拉瓦盔式帽难看很多的所谓“民族服饰”招摇过市。也许她们的伴侣有特殊爱好,喜欢捂得严严密密之下的体液和体味,如果是这样的话,回到自古以来就属于他们的沙漠地区,效果会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