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寒冷的冬夜,我应邀出席中文系的聚餐。席上,击钟鼎食,觥筹交错。酒精激发青春的热血,使我一时间得意忘形,竟然向一个心仪已久的女生倾吐衷肠。结果,是遭到拒绝。
散席后,我独自步回宿舍。凛冽的北风扑面而来,吹散不当的酒气和热情。我打了个寒战,不禁悲从中来。
突然间,我听到几个用钢琴敲出的熟悉的音符,像晶莹的雨露滑过嫩绿的叶子,温柔地落在天蓝色的湖面上……那是 Beyond 的《海阔天空》。我停住脚步,搜寻声音的来源——宿舍大门斜对面,那家小型音像店的土炮音响。
《海阔天空》是 Beyond 在1993年春夏之交推出的粤语专辑《乐与怒》其中一首主打歌。在排行榜的表现不算突出,专辑销量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香港乐坛过度商业化,令有志者颇感失望。这也是 Beyond 转战日本市场的原因。九十年代初的日本乐坛,摇滚乐已经从非主流变成主流。
根据词曲作者黄家驹的自述,《海阔天空》作于日本,时间是1992~1993年的寒冬。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香枕暖衾谁不渴望?然而,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我不得不远走。请原谅。
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充满不安,走到今天,实在有点疲累。于是我驻足喘息。在一刹那的恍惚之中,我再次想起你。远方的你,还好吗?
1993年6月30日,黄家驹意外身故,年仅31岁。他的理想实现了吗?作为遗作,《海阔天空》获得前所未有的赞誉,Beyond 随后亦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很多中国人的楷模和偶像。最讽刺的是,那些脑满肠肥的贪官和满身铜臭的奸商在豪华夜总会的土豪金光下高唱着黄家驹的理想。
还好,斯人已逝,看不到今天的景况。他也不知道,那个寒冷的冬夜,有一个并非他的忠实歌迷的大一学生,在他的歌声中坚定了信念,拭去一滴苦涩的眼泪,卸下一段失败的恋情,然后,义无反顾地向理想飞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