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

天鹅公主

  

电影《天鹅公主》(The Swan1956)以一个无言的结局,给观众留下一个无泪的遗憾。

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饰演亚历山德拉公主,她的家族曾经是中欧一个王国(具体哪个王国,片中没有交待)的统治者,被拿破仑夺走权力后被迫呆在自己的小领地里。

一天,由亚历克·吉尼斯(Alec Guinness)饰演的某大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片中也没有交待)王子阿尔伯特到访。亚历山德拉公主的母亲要求女儿尽力诱惑王子,以便嫁入皇室,使家族重返权力顶峰。可是几个回合下来,阿尔伯特王子依然不为所动。爱慕虚荣的母亲最后想出一条声东击西之计,让公主假意亲近博学多才的宫廷教师尼古拉(由路易·乔丹 Louis Jourdan 饰演),以此激起王子的妒意。这招果然奏效,王子的妒火和爱火一起烧了起来。

然而,假戏真做,亚历山德拉爱上了尼古拉,而尼古拉早就暗恋公主。为了争夺公主的爱,阿尔伯特和尼古拉发生激烈的冲突,王子不顾身份高贵而口出恶言,宫廷教师也不惮地位低下而公然犯上。最后,公主以一个吻选择了尼古拉,剑拔弩张的形势随之化解。

经过一夜的冷静。阿尔伯特决定成人之美,主动退出这场三角恋。亚历山德拉早已收拾好行装,准备和尼古拉一起私奔。不料,在重要时刻,宫廷教师却选择退却。他撇下公主,自己离去。

这样的剧情令我想到伊凡·屠格涅夫(Ivan Turgenev)的长篇小说《罗亭》(Rudin)。小说主人公德米特里·罗亭是个学识渊博的清贫知识分子,他与出身富裕地主阶层的纳塔利娅相爱。由于地位悬殊,恋情遭到纳塔利娅母亲的强烈反对。女孩表现出无比的勇气,公开反抗母亲。只是,罗亭却逃跑了。

恋爱,男人远不如女人勇敢。一思忖现实的困难,男人就会退却。过惯奢华生活的公主还是留在宫廷里会比较幸福吧。真的是这样吗?你真的作出牺牲了吗?不,这是懦弱,你害怕承担这份爱。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查尔斯·维多(Charles Vidor)。维多的场面调度引人入胜。其中一幕,用推位镜头拍摄公主与教师的舞姿,仿佛把观众邀请到宫廷舞会,在轻快的音乐中与他们擦肩而过。令人难忘。而淡入、淡出、叠化的剪辑手法,怀旧而典雅。可惜现在的电影已经很少使用了。

在电影之外,吉尼斯凭借翌年的《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1957)红遍全球。乔丹的星途不算辉煌,六十年代后期开始主攻电视剧,表现中规中矩。而凯利后来真的嫁入皇室,贵为摩纳哥王妃,从此息影。这是一段影坛佳话,也是一个影坛遗憾——一个优秀的演员过早地离开大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