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文森特·梵高(Vicente van Gogh)的画作《加歇医生的肖像》在纽约拍卖会以8250万美元创当时世界纪录的天价成交,举世震惊。
这幅画,有着典型的梵高肖像画的风格——浓厚的色彩、粗犷的轮廓、活跃的线条、强烈的感情。背景是蓝天与山丘,给人豁然的希望。前方的桌子上有两本书,象征智慧;有一盆花,象征友善。画中主角加歇医生托着头,一幅闷闷不乐的样子,表现出浪漫主义的情绪。这种情绪是文艺界的主流,自18世纪末开始一直弥漫整个欧洲。然而,加歇医生的脸上除了有浪漫主义的忧伤之外,也不太隐晦地写着苦闷和无助。
医生的无助,这对病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1890年5月,在弟弟提奥和好友毕沙罗的推荐下,文森特到欧韦找到加歇医生。这个精神病学家说,他有信心治好文森特的病。
文森特是在阿尔染上癫痫症的。当地居民早已告诫文森特,阿尔的太阳有毒,外出时务必戴上帽子。可是文森特并没有理会,再加上种种意想不到的打击,他的精神终于出了问题。
6月,文森特请加歇医生当模特,画了一幅肖像画。加歇医生非常喜欢这幅画,请求文森特复制另一个版本送给他。
加歇医生的话绝不是客套话,他向来以画家自居,并且与毕沙罗、高更、塞尚等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有不错的交情。他一定能够看出文森特的惊世才华。不过,在惊艳的同时,内心一种阴暗的情感也随之产生,那就是嫉妒。
这种嫉妒,同样在高更的内心升起。在阿尔,自视甚高的高更感到一丝不安。梵高,这个被世界嘲笑的疯子,怎么可能比我出色?可是他的画确实如此……
嫉妒,使高更有意无意之间挑起事端,不断在精神上折磨文森特。嫉妒,也使加歇医生以不负责任的放任态度对待文森特的病。
剧作家安托南·阿尔托在《梵高,被社会逼上自杀之路的人》一文中作出愤怒的指控:“梵高选择了死路,不是由于他自己,也不是由于他的病;真正置他于死地的,是加歇医生。这个所谓的精神病学家,其实是一个恶灵。”他指出个中缘由,“因为梵高是画家而厌恶他,更因为梵高是天才而厌恶他。”
加歇医生根本没有什么治疗方案,他只是让文森特沉浸在风景之中以逃避思想的痛苦。多么敷衍。
文森特凭借天才艺术家的敏锐,一开始就察觉到加歇医生很不可靠,于是将抑郁和无助画进画中。
随着接触的增多,对加歇医生,文森特日渐感到绝望。他在给提奥的信中把情况形容为“瞎子领着瞎子走路”。
应加歇医生的请求,文森特复制了第二个版本的《加歇医生的肖像》。
尽管画中人的姿势不变,但是这幅画,不止有伤感、苦闷和无助,还有沮丧和绝望。活跃的线条消失了,强烈的感情沉寂了,象征智慧的书不见了,而那枝花,似乎快要凋谢在医生的手上。
“为了绘画,我置生命于危险的境地……”
1890年7月27日,麦田上群鸦乱飞,绝望的文森特将子弹射进心脏……然而,命运在最后一刻还要增加他的痛苦,子弹射偏了。直到29日的凌晨,文森特才永远离开这个卑污的世界。
文森特死后,人们才意识到他的伟大。加歇医生一直珍藏着那幅暴露他本性的肖像画,直到去世。他不是一个好医生,却是一个好的艺术鉴赏家。其实他早就知道,梵高将会不朽。
.jpg!HalfHD.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