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三秒钟之内讲出一首圣诞歌……我想,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铃儿响叮当》,Jingle Bells。
除非你活在一个抗拒现代化的野蛮地区,否则你很难不在每个圣诞节前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它。不过,关于这首脍炙人口的圣诞歌,有一个事实却不是人人都知道——它,原本并不是一首圣诞歌。不相信吗?那请仔细听听它的歌词,有哪一个单词与圣诞节有关?
Jingle Bells 是美国人詹姆士·皮尔庞(James Lord Pierpont)在1857年秋天创作的通俗歌曲。皮尔庞以作曲家自居,可是流传至今的就只有这一首歌曲,可以说是“一曲奇葩”(one-hit wonder)。一曲足矣,这个贡献足够令他成为偶像。人们在他创作这首歌曲的地方——马萨诸塞州小镇梅德福德,立了一个醒目的牌匾,以示纪念。
此外,歌曲的原名也不是叫 Jingle Bells,而是 One-Horse Open Sleigh,“单匹马拉开篷雪橇”。皮尔庞的创作灵感,很有可能与该小镇每年冬天举办的传统竞技项目马拉开篷雪橇赛有关。很遗憾,这项赛事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对现代人来说,马只是一种赌博的器具)。
乐谱在再版的时候,出版商把歌名改成更有吸引力的 Jingle Bells。Jingle,是一个拟声词,Jingle bells,挂在雪橇上叮当作响的铃铛。既有声音,又有画面。最重要的是简单易记,比什么马拉什么雪橇好听得多。所以说,无论在商业上还是艺术上,这次改名都是一个聪明的决定。
这首欢乐的 Jingle Bells,首先受到很容易就欢乐起来的酒鬼的青睐。请想象一下以下场面:小酒馆里的一班酒鬼,个个一手举着大号酒杯,一手勾肩搭背,嘴里没有酒的时候就高声喊出“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啊,多么有欢乐气氛!
至于 Jingle Bells 是什么时候变成圣诞歌,历史没有作出交待。我觉得,说不定就是酒鬼们将它从酒馆带进家庭的。真是“jingle all the way”。无论如何,这么欢乐的歌曲,的确很适合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