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8日

管家之友

 


 






图中之物……是俗称“管家之友”(butler's friend)的双叉式拔塞器。

为什么叫“管家之友”?我们还是先从传统拔塞器开始讲起吧。

最传统的拔塞器是T字型拔塞器,大约在17世纪中叶应运而生。严格来说,这不能称之为发明,而是一次借用,借用了火药桶的拔塞工具。在此之前,也就是在法国酿酒人懂得使用软木塞之前,开启一瓶葡萄酒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不需要拔塞器,因为封瓶的物质是浸过油的碎布。

对酒徒而言,改用软木塞无疑是一场伟大的革命,除了大幅提升酒瓶的密封性之外,饮者也不再有误吞碎布的风险,以及误吞碎布后的胡思乱想——该碎布在成为瓶塞之前,究竟作何用途?会不会是酒庄老板娘的陈年袜子?











T字型拔塞器的唯一缺点是费力。有鉴于此,借用杠杆原理的几种拔塞器在19世纪相继诞生。其中蝴蝶型拔塞器和酒侍刀最受欢迎,直至今天依然十分常见,相信你一定使用过,至少见过别人使用。











我们找找上述三种拔塞器的共同点,没错,它们都有一条螺旋。而螺旋必须旋入软木塞之中,造成损坏在所难免。有没有不损坏软木塞的拔塞器?有,双叉式拔塞器。

双叉式拔塞器的使用方法很简单,但是需要心灵手巧,并且最好在喝醉之前使用。先将双叉分别插入软木塞与瓶口之间,然后旋转一圈,再用力一拔……“卜”一声,perfect

双叉式拔塞器是为软木塞收藏者而制造的,万万没想到,精明的管家会将它当作宝物。当然,我们十分同情同为酒徒的管家。天天盯着主人酒窖里、餐桌上的珍品,却无法染指,那种火烧火燎的瘙痒感实在难以用文字形容。可是,他们也不应该使用双叉式拔塞器,神不知鬼不觉地偷饮(聪明的管家每瓶只偷一小口,否则穿帮)啊……现在你知道“管家之友”这个诨名的由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