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7日

猪头丙和猪头三

  

名字中含有“丙”、“炳”或“秉”字的朋友,前往粤语区之前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不管愿意不愿意,你都会自动获得“猪头丙”这个诨号。

即便猪头丙也听得出,“猪头丙”是个詈辞,重心在前头两个字,就是骂人长着一个猪头,愚笨到不可救药的地步。那么,这个词出自何处?猪头又为何与阿丙牵扯到一块?我们得从猪头三说起。

“猪头三”是吴语,大约在民国年间成为江南地区的俗语。它是藏词和歇后语,隐去“猪头三牲”的最后一个“牲”字。这就跟“老而不死”一样,骂人“老而不”其实是叫人去死,骂人“猪头三”实际上是将人骂为牲畜。

什么是猪头三牲?三牲是民间祭祀所用的祭品,古来有之。正统的三牲是牛、羊、猪,各一头。只是,并非人人都买得起三牲,况且,江南的牛羊并不像中原那么丰足。于是,三牲便发生妥协性变化:首先,以猪头代表整头猪;然后,以公鸡和青鱼代替牛和羊。由于猪头是中心,因此称作猪头三牲。

顺便一提,也有些人因为特别穷或者特别吝啬的缘故,连猪头都不想买,而用面团捏成猪头的样子企图蒙混过关。连鬼神和祖先都敢哄骗,真的当他们是猪头三了?

骂了一段时间之后,“猪头三”的词义发生变化,由原本的牲畜变为猪头猪脑,粗俗和暴戾的程度也有所减弱。试想想,当一个如花似玉的江南姑娘娇滴滴地骂你“猪头三”的时候,你唯一的反应可能是像猪八戒那样眼睛放光、耳朵大动、口水直流。

四十年代末,大批上海和江浙人为了躲避红祸,逃到英国统治下的香港,“猪头三”随之而进入粤语。有趣的是,融入粤语文化之后,它变身为“猪头丙”。丙,在天干中排第三(甲、乙、丙……),加上,草根阶层的广东男子名叫“阿炳”或“阿秉”的实在不少……没错,“猪头丙”就是为他们度身定做的。

 



2023年2月26日

怀才不遇

  

“怀才不遇”这个中文成语,无论哪部权威辞书,所引的最早出处均是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在其第五卷《穷马周遭遇卖槌媪》,开头不久就有这么几句:

“眼见別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每日郁郁自叹道:‘时也,运也,命也。’”

作者屡试不第,以教书为生,颇为潦倒,因此写到这里,难免代入其中,愤懑之情,溢于言表。冯梦龙自然希望自己的人生也像马周那样苦尽甘来。历史上马周确有其人,确实因为孤苦贫寒,一度怀才不遇,后得唐太宗李世民赏识,终成一代名臣。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成语,怀才不遇的历史并不长,从《喻世明言》计起,尚不到四百年。然而作为中国读书人的通病,却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至爱(楚)国诗人屈原的《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馋人高张,贤士无名。”二千多年来,堆叠为无数名落孙山、仕途多舛者的心中块垒。

却又话说回来,三闾大夫这个“黄钟”至少也在“遇”过以后才毁弃,也许无法体味一生坐冷板凳的痛苦滋味。此等滋味,比杀头、车裂、凌迟、诛九族还要痛苦得多。杀头可以怀抱舍生取义的痴心,还可以催生流芳百世、“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妄想。怀才不遇呢,不但一辈子默默无闻、碌碌无为,死后也无声无息。一想到墓表被风沙侵蚀、坟头被野草侵占,他们便愤愤不平,然后郁郁而终。

问题是,真正的千里马从来都不想遇见伯乐。而那些自叹怀才不遇的人,十有八九并不怀才(只有怀恨罢了)。

换言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怀才不遇只是失败者的一个堂皇的借口,是受害人心理的一个真切的反映。对人生际遇,自己没有丝毫责任,错的都是别人,是时代,是社会,是打盹的神明。这些人既自卑,又自负,既可怜,又可笑,自比屈原,却对屈原一知半解,最后像荒野上无端自燃的朽木,可能烧毁身边若干草芥,也可能仅仅焚掉自己,几秒钟后,化为灰烬,散于风中。最可恨的是,太阳照常升起。

 



2023年2月23日

Top 10 Sexiest Songs of All Time

  

每个人对性感的理解或许不尽相同,但是以下两个基点不应废弛:第一,性感引起正面的性反应(如性兴奋、性诱惑);第二,性感通常是褒义词。

故此,这个“有史以来十大性感歌曲”不会有粗俗、下流的内容,也不会有脏话。

 

评选准则:

 

社会反响 10

歌手长相 10

评委意见 80

 

我们欢迎各种正面的、不含贬义词的评论。

 

 

10. Janet Jackson - That's the Way Love Goes, 1993

Janet Jackson 1993年单曲 That's the Way Love Goes 最高登上美国榜榜首(8周)和英国榜第2位。

进入九十年代后歌手也进入成熟期,这首歌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

Come closer, baby, closer

Reach out and feel my body…

Go deeper, baby, deeper

You feel so good I'm gonna cry

当这些令人无法喘气的话语在回荡,整个世界仿佛进入完完全全的成熟期。成熟的我们一下子就明白:“That's the way love goes”的“way”,是一条什么道。

 

 

9. Rod Stewart - Da Ya Think I'm Sexy, 1978

Rod Stewart 1978年单曲 Da Ya Think I'm Sexy 最高登上美国榜榜首和英国榜榜首。

与其在 Tonight's the Night (Gonna Be Alright) 诱导 virgin child,不如到夜场摘取成熟的果实。

If you want my body and you think I'm sexy

Come on, sugar, tell me so

且不论歌中俗事。当摇滚与迪斯科一起蹦跳,便迸发不可抗拒的性感。就像回应歌名一样,你实在很难说不。只是,素有“Mr. Sexy”之称的歌手明知故问,炫耀也!

 

 

8. Donna Summer - Hot Stuff, 1979

Donna Summer 1979年单曲 Hot Stuff 最高登上美国榜榜首和英国榜第11位。

当然,迪斯科女王那首毁誉参半的 Love to Love You Baby 更挑逗。然而它还是留在私密空间比较好。这首歌则不同,是一种可以大声呐喊的性感。

Don't want another night on my own

Wanna share my love with a warm blooded lover

Wanna bring a wild man back home

如果被射灯般的激情反复击中,同时有相关经验……那么“hot stuff”比喻什么便可心照不宣了。

 

 

7. Boyz II Men – I’ll Make Love to You, 1994

Boyz II Men 1994年单曲 I’ll Make Love to You 最高登上美国榜榜首(14周)和英国榜第5位。

当年听得太多至腻烦。那种“Throw your clothes on the floor/ I'm gonna take my clothes off too”的表述又太老套。但是……

I'll make love to you

Like you want me to

And I'll hold you tight

Baby all through the night

当合唱部重现,依然莫名感动。正所谓“桥唔怕旧”,只要有爱,第一千次一万次亲热,依然震颤。这首歌也一样。

 

 

6. INXS - Need You Tonight, 1987

INXS 1987年单曲 Need You Tonight 最高登上美国榜榜首和英国榜第2位。

光是那令人神魂颠倒的吉他重复段就不负性感这个形容词,再加上主唱 Michael Hutchence 撩人心弦的演唱……

I need you tonight

'Cause I'm not sleepin'

There's somethin' about you, girl

That makes me sweat

要知道,他是八十年代最英俊、最受欢迎的青春偶像之一。请想象他在床上流汗的样子,再想象少女们如何为这个画面尖叫……

 

 

5. Bryan Adams - Let's Make a Night to Remember, 1996

Bryan Adams 1996年单曲 Let's Make a Night to Remember 最高登上英国榜第10位和美国榜第24位。

情歌风格发生变化,歌手不再海誓山盟“I do it for you”,而去追求短暂的欢愉。

Let's make a night, to remember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Let's make love, to excite us

A memory, to ignite us

耐人寻味的是,性感的耳语藏着隐隐的忧伤。在美好一夜成为记忆之前,让我们拥抱现在……原来,性感走到世界尽头,会如此凄美。

 

 

4. Olivia Newton-John – Physical, 1981

Olivia Newton-John 1981年单曲 Physical 最高登上美国榜榜首(10周)和英国榜第7位。

Billbord 将之评为“有史以来最性感的歌曲”。由于太性感,它曾被全球一堆电台禁播。

I took you to an intimate restaurant

Then to a suggestive movie

There’s nothing left to talk about unless it’s horizontally

即使没有经历八十年代的健美热潮,随着歌中的热气蒸腾,你也渐渐焦灼万分。然后万分渴望,会有一个阳光、活力、性感的女孩跟你一起运动、一起流汗……

 

 

3. Chris Isaak - Wicked Game, 1989

Chris Isaak 1989年单曲 Wicked Game 最高登上美国榜第6位和英国榜第10位。

歌手与超模 Helena Christensen 在沙滩激情互动,被 Rolling Stone 杂志评为“有史以来最性感的MV”。歌词的性感成分则被混杂的感受包裹。

The world was on fire and no one could save me but you…

No, I don't wanna fall in love (this world is only gonna break your heart) with you

危险的欲望,恐惧与放纵,最后是毁灭?欲罢不能的致命诱惑兼具颓废与唯美,怎能不击节叹赏?

 

 

2. Captain & Tennille - Do That to Me One More Time, 1979

Captain & Tennille 1979年单曲 Do That to Me One More Time 最高登上美国榜榜首和英国榜第7位。

温柔的旋律包裹着煽情的歌词,演绎却是恰到好处,天衣无缝,连间奏都那么酣畅。那是因为,Captain & Tennille 是夫妻组合(丈夫键盘、妻子主唱),真情流露,说服力倍增。

Do that to me one more time

I can never get enough of a man like you

如此枕边细语,胜过任何补品和灵丹妙药。Enough,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1. Jeff Buckley - Everybody Here Wants You, 1998

Jeff Buckley 1998年单曲 Everybody Here Wants You 最高登上英国榜第43位。

从歌手的嗓音通过扬声器重现的瞬间开始,再用文字去介绍便显得画蛇添足了。要补充的是创作背景:歌手把这首情歌写给恋人 Joan Wasser,自然藏着外人估摸不透的隐喻和秘密。

I'll be waiting right here just to show you

Oh, let me show you

That love can rise, rise just like embers

无须估摸,情欲和情意正在缠绵、正在翱翔。感受吧,这是最感性的性感和最性感的感性。

 

 

 

番外篇

 

以下是部分遗珠:

Marvin Gaye - Let's Get It On, 1973

LaBelle - Lady Marmalade, 1974

Roberta Flack - Feel Like Makin' Love, 1974

Exile - Kiss You All Over, 1978

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 – Relax, 1983

Madonna - Like A Virgin, 1984

Bruce Springsteen – I’m on Fire, 1985

Prince & The Revolution – Kiss, 1986

Def Leppard - Pour Some Sugar on Me, 1987

Mariah Carey - Touch My Body, 2007


Spotify: Top 10 Sexiest Songs of All Time

2023年2月21日

尼莫拉的忏悔

  

19461月,德国基督教宣信会(又译作告白教会或认信教会)牧师马丁·尼莫拉(Martin Niemöller)在法兰克福发表演讲。

宣信会的诞生与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有关。自从1933年攫取权力之后,这名纳粹头子就企图将基督教变成他的政治工具和宣传机器。由于德国新教在传统上倾向于政教合作,加之对纳粹分子的花言巧语缺乏免疫力,起初各个教会都颇为支持政府。然而,随着希特勒的野心昭彰,有人开始觉醒。这些人在巴门举行会议,结成宣信会,誓要展开一场反控制的自卫运动。可惜,为时晚矣,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羽翼已成的敌人抗衡了,数以万计的教徒遭到迫害。尼莫拉也在1938年被捕,流转于萨克森豪森和达豪集中营,直到1945年才被盟军解放。

揭露极权主义集中营的著作浩如烟海,那种地狱般的惨象无需赘言,鄙人也不忍复述。七年的苦难,几度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位坚贞不屈的斗士应该有很多感言要跟朋友和信众诉说。在最黑暗、最冰冷的牢房里,意志有没有动摇过?上帝有没有给予鼓励?虎口余生将作何打算?人们都想知道,然而,站在讲台上,尼莫拉却作出一番深沉的忏悔,深沉得如同大教堂的钟声,在每个虔诚的祷告者的唇间回旋,最后凝结成几滴泪珠,撼动大地。

这段忏悔后来被浓缩为一段话,或者一首诗。

 

起初,他们扑向社会主义者,我没有发话——

    因为我不是社会主义者。

接着,他们扑向工会会员,我没有发话——

    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

接着,他们扑向犹太人,我没有发话——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接着,他们扑向我——再没有人为我发话了。

 

(以上是鄙人从英译转译的,虽然是转译,但是与原文应该没有太大偏差。)

短短几行,令人百感交集,令人哽噎,令人窒息,一些概念的碎片可能会在纷乱的脑际闪现,例如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平庸之恶”,例如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的“沉默的螺旋”……

而平庸和沉默,也许在此时此地,依旧弥漫在更加凝重的空气中,就像鲁迅当年写下的一段话: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唉,如果不吸取教训,如果尼莫拉的忏悔无法唤醒人的良知、激发人的勇气,去战胜人性中的自私和懦弱的话,那就只能在沉默中灭亡了。

 



2023年2月20日

抗争四阶段

  

英国歌手罗比·威廉姆斯(Robbie Williams)在2005年发行单曲 Tripping,旨在叫世人关注街头暴力团伙问题。随着这首歌在全球热播,第一段独唱部的歌词再度不胫而走,成为励志金句。

First they ignore you / Then laugh at you and hate you / Then they fight you / Then you win

几乎所有乐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掉书袋,告诉你这段歌词其实是引用印度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名言……若有怀疑,可以进入互联网上任何一个搜索网站探询,结果也是百分之九十九指向甘地的。遗憾的是,他们都搞错了。真正的原创者是尼古拉斯·克莱因(Nicholas Klein)。

克莱因是活跃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律师、报刊撰稿人,以及工会运动的积极参与者。1918年,在美国服装工人发动一连串罢工和游行,要求厂家改善工作环境和减少工作时间之际,克莱因走上讲台发表激情演说,其内容被概括为一句话:

First they ignore you, then they laugh at you, then they fight you, then you win.

(一开始,他们无视你;然后,他们嘲笑你;然后,他们打击你;然后,你获胜。)

这个极具智慧的警句很快在抗争者中流传,提供互相激励、自我打气的能源。

通观人类历史,克莱因的观察和归纳至少有四分之三是准确的,每场抗争运动基本上都经历被无视、被嘲笑和被打击的阶段。只不过,第四阶段,胜利,却不是必然的。太多太多的例子,太多太多的理想,在第三阶段被淹没在目不忍视的血泊中。胜利,仅仅是克莱因的愿望罢了。

甘地在1921年出版的著作中有相近的说法。在阐释“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他指出该运动必定经过的三个阶段:嘲笑、镇压和尊重。

后来人们张冠李戴,把克莱因的言论安上甘地之名。不难揣测,这与甘地的知名度有关。名人名言之所以深入人心,较之名言本身的哲理,名人的名气似乎起更大作用。这太有讽刺意味了。不过,我们还是不能够以错误方式传播真理。

克莱因的愿望最终实现了。他所参与的服装工人抗争运动完成四个阶段,绝大多数厂家都满足了工人的要求。至于甘地,也使印度获得了独立。

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对手不是文明、民主、讲道理的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而是一个野蛮、凶残、贪婪、卑鄙、腐败的专制政权,抗争运动有可能到达第四阶段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然而,在被否定的威慑下,在最险恶的处境中,在闪射寒光的刀刃和枪口前,如我们所见,依然不畏惧、不退缩、不妥协,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衷心祝愿他们成功。

 


Grace Cossington Smith, Strike, 1917

2023年2月17日

达•芬奇画鸡蛋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是关于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画鸡蛋的故事的。相信很多朋友都记得……什么?没印象?那你就不是“三好学生”了。

 

四百多年以前,有个意大利人叫达·芬奇。他是个著名的画家。

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先让他画鸡蛋,画了一个又让画一个,他画得不耐烦了,就问老师:“老师,您天天要我画鸡蛋,这不是太简单了吗?”老师严肃地说:“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这就错了,在一千个鸡蛋当中,没有形状完全相同的。每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状也不一样。我让你画鸡蛋,就是要训练你的眼力和绘画技巧,使你能看得准确,画得熟练。”

达·芬奇听从老师的话,用心画鸡蛋,画了一张又一张,每一张都画了许多形状不同的鸡蛋。

后来,达·芬奇无论画什么,都能画得又快又像。

 

多么言之凿凿的励志故事啊!奇怪的是,从文艺复兴时期至今,没有任何史料提到过这个事件。显然,它,又是“Made in China”的奇葩产品。据考证,生产日期是1960年代,生产厂家是《人民日报》。哎呀,难怪人民调侃,该报除了日期之外没有什么是真实的。

我们看看历史事实。

1466年(应是五百多年前呀!小学语文教科书没有跟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委们开展联谊活动吗?),列奥纳多从出生地芬奇镇来到佛罗伦萨的时候,已经14岁了。他的老师叫安德烈·德尔·委罗基奥(Andrea del Verrocchio),是当时非常有名的画家和雕刻家。不过,列奥纳多初时的身份仅仅是打杂,三年后,即17岁,才成为正式学徒。

学徒,不是学生,也就是说不会有今天那种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其主要任务是协助老师完成作品。委罗基奥的订单很多,常常工作到深夜,无论学徒还是打杂,都有一大堆工作要完成,根本没有空闲为一个鸡蛋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纸张。没错,当时的纸张并不便宜。

列奥纳多一共在委罗基奥那里当了三年打杂和七年学徒,然后自立,创立自己的工作室……不过,不必再分析事实了,我们不如分析谎言:为什么中国人要造谣和传谣呢?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对“勤”有偏执的迷恋,什么“勤能补拙”、“天道酬勤”、“业精于勤,荒于嬉”、“学向勤中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几乎不假思索就能够背诵一批劝人勤奋的警句。老师和父母也好像和尚念经一样,天天念叨“勤勤勤,勤勤勤,勤勤勤……”这样还不够,还要利用达·芬奇的名气,伪造动人的史实,以课文的形式植入学生的大脑:只要不吝惜光阴,反复地练习(例如描红、题海战术),就一定成大器。

或者,在一些时候、一些地方,一分耕耘的确有一分收获,然而应用到文艺上却完全失败。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天才,包括达·芬奇本人,其实是很懒散的。

此外,我一直想不明白,反正是造谣,为什么对象非要一个意大利人不可?难道中国人不会画画吗?顾恺之、宋徽宗、赵孟頫、唐伯虎什么的不行吗?难道洋人比中国人更有说服力吗?

呸,简直是崇洋媚外!此刻,爱国如命的我怒发冲冠!在此呼吁所有中国人,抵制汉奸《人民日报》和卖国教科书!

 


Leonardo da Vinci, Self Portrait, c.1505

2023年2月16日

云的分类

  

云,是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可以根据高度、形状和密度,分成不同的种类。较真起来,大约有52种之多,但是为了方便,一般简化为10种。而这10种,又是从最早期的3大类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说是最早期,其实不是很早,也不过是200年前的事情。最令人感到意外的也许是,两位作出重大贡献的先驱者,竟然是业余人士。

卢克·霍华德(Luke Howard)是家住伦敦的化学家,业余嗜好是观测气象,尤其对云发生浓厚兴趣。

什么?伦敦有大雾,看不见云?不,当时的伦敦还未成为真正的“雾都”,我们有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提供的证词:“在透纳(Turner)之前,伦敦并没有雾。”

经过长期观测,霍华德在1803年公开首份研究报告。他主张将云分为三大类:卷云、积云和层云。

天上的云,早在生物之前便出现。然而几万年来,却没有人想过要为这抬头即见之物进行科学分类,大概都患了熟视无睹的毛病吧。霍华德的云虽然不能与伊萨克·牛顿(Isaac Newton)的万有引力相提并论,但是也不失为另一剂清醒剂,同样引起一大片恍然大悟式的感叹。在文艺界,J·H·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和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都表示,霍华德带来了灵感。

就在霍华德享受掌声的时候,一个年轻画家跌落人生的低谷。约翰·康斯太布尔(John Constable)因为不满皇家美术学院的陈腐习气(只知对古典名家临摹,拒绝创新),自我放逐,在英格兰乡间流浪。当时有评论家断言,离开学院,康斯太布尔的画家生涯已经结束。哎呀,好不精准的预言。

康斯太布尔对云也有非常细致的观察,只是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读了霍华德的文章后,他也提出自己的意见,将三种云进一步细分。后来成立的世界气象组织在制定云的分类和编号的时候,亦参考了他的文章。

作为画家,康斯太布尔的云不仅仅是文字,也不仅仅是科学。中国古代儒家倡导“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格物致知固然好,格物致“美”则更佳。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一样,康斯太布尔也将自然知识化为一支画笔,用于作品,增强艺术表现力。凝视着康斯太布尔的风景画,凝视着画中的云,鄙人不由得想借用王尔德的幽默表达巨大的惊叹:

在康斯太布尔之前,世界并没有云。

 


John Constable, The Low Lighthouse and Beacon Hill, c.1820

2023年2月13日

月见草

  

当年得知有一种叫月见草油的保健品的时候,我不免有些沮丧。为什么心中美好的意象,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遭到鄙俗的实用性践踏?

赫然印于《辞海》,月见草根可入药,什么“性温、味甘”,“祛除风湿,强健筋骨,主治风湿痹痛,腰膝痿弱”云云。而披上现代医学伪装的月见草油,则能调节女性荷尔蒙,缓解经痛,降低乳癌风险等等……其实不必大惊小怪,月见草“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药物。在其原产地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就用它治疗创伤。懂得欣赏月见草的人,只是极少数。

17世纪,移居北美的英国人发现这种漂亮的野生植物,将它种植到花园里,并且根据特性,起了个动人的名字:“evening primrose”。那是因为,大多数品种只在夜间开花。

19世纪中叶,到美国考察的日本人也爱上它,将一些种子带回国内栽培,在“evening primrose”的基础上,进一步浪漫化,产生“月见草”和“待宵草”(这两个名称后来进入汉语,则是大清国留学生的功劳)。后者因为大正时代一首十分受欢迎的流行歌,也有“宵待草”之变体。将“待宵”写成“宵待”的,正是歌词作者竹久梦二。尽管是笔误,却无伤大雅。

说实话,我从没见过月见草的实体,之所以有特殊的感情,完全是因为太宰治的《富岳百景》。

《富岳百景》既是短篇小说,又是随笔,或者说,是用短篇小说形式行文的随笔。

19389月,在前辈作家井伏鳟二的劝说下,因为种种挫败而心境郁悒的太宰治来到山梨县御坂岭,寄寓天下茶屋。御坂是富士山著名的观景点,然而太宰对这座名山的初始印象竟然是“俗气”。直到经过三个多月的相处,在多次推心置腹的对话之后,他才改变对富士山的看法。而变化的开端,是一株月见草。

平均每三天,太宰要到距茶屋30分钟车程的河口村取邮件。在一次回程中,公共汽车上的游客一如所料地望向富士山,发出俗气的赞叹。不过,这次有一个例外,邻座的老太太却将头转向另一个方向。他感到有点亲切。

我想向她表示我也有一颗高尚而虚无的心,不愿看富士山的俗不可耐,并想以同情的姿态表示即使你不说我也知道你的痛苦和寂寞,

忽然之间,老太太发出感叹:“啊,月见草。”

说着,用纤细的手指指了一下路旁的一处。汽车一晃而过,金黄色的月见草,在我眼前一晃而过,非常鲜艳。

那朵月见草和三千七百七十八米的富士山相对峙,纹丝不动如金刚力草般坚强地挺立着,显得很美。月见草与富士山太相配了。

太宰将弱小的月见草比作挺立在日本佛教寺院入口的巨型雕像——守护神金刚力士,一点也没有夸张所带来的不协调感。

后来,他采了两把月见草的种子,种在茶屋后面的空地。

“记住,这是我种的月见草。明年我还要来看,千万不要把洗衣服的水什么的泼到上面哟。”老板娘的女儿点了点头。

之所以选择月见草是因为我认定月见草与富士山极其相似的缘故。

前文讲过,大多数月见草在夜间开花,但是有少数会在白天开花。太宰所看到的月见草是会在白天开花的大待宵草。

“太相配了”、“极其相似”。俗人的漠视无损月见草的美丽,富士山不也如此吗?不会因为俗人的称赞而改变分毫,一直以怡然自得的姿态挺拔着。

自杀未遂之后,太宰被亲属遗弃,贫困潦倒,处处碰壁,连本来到手的、可以解燃眉之急的芥川奖奖金,也因为评委不负责任的偏见而告吹。在艰难的时刻,这个一晃而过的影像仿若一股神奇的力量,通过眼睛注入心灵。月见草、富士山,以及失意的我……啊,我也应该如此,不管俗人怎么看,以后只用纯粹的文字表现自己纯粹的心灵。

没错,俗人怎么使用月见草,悉随尊便。然而我的心中,月见草永远在太宰治极具感染力的笔触下闪闪发光。她永远与富士山相对而立,永远绽放。

 


图片来源:イラスト素材無料館(illustkan.web.fc2.com)

2023年2月12日

哲学家遇鬼

  

斯多葛派认为心灵是世上最宁静、最自由的地方,一个理性的人应该从外部世界退隐,不为任何外物所动。

公元前一世纪,斯多葛哲学家、加纳那的雅典诺多罗斯(Athenodorus Cananites)来到雅典。他的运气不错,一开始便碰到一所正在招租的房子,宽敞、漂亮,位置极佳,难以置信的是,租金还低到几乎等于白送。世上真有此等美事?一定有不妥实的地方。房东的态度不太明朗,有时候欲言又止,有时候闪烁其词,追问之下才道出实情。原来房子闹鬼,之前的租客全被吓跑了。

雅典诺多罗斯毫不介意。他租下房子,马上埋头写作,一直写到深夜,似乎把闹鬼的警告完全抛诸脑后。忽然间,在死寂之中,从房子某处,传来金属撞击的铮铮响声,阴沉可怕,令人毛骨悚然……

他并没有理会,继续写作……

声响越来越响亮。毫无疑问,那东西正逐渐靠近,靠近,靠近……

终于,出现了!鬼魂大叫大嚷,像是愤怒的咆哮,又像是痛苦的呻吟,手上的铁铐挣得更加震耳欲聋……

雅典诺多罗斯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甚至没有抬头望一眼……

不一会儿,鬼魂不再闹腾,识趣地站在书桌旁。

直到把一章写完,哲学家才抬头打量身边这位令人闻风丧胆的读者。只见一头白发、形容枯槁、瘦骨嶙峋的鬼魂打了个手势,示意跟着走。他们走出书房,穿过大厅,来到院子的一角,然后,鬼魂消失不见。

第二天早上,雅典诺多罗斯叫来治安官,在鬼魂消失的地方挖掘,挖出一副锁着镣铐的骸骨。

没有人知道骸骨的由来。在雅典诺多罗斯的请求下,市政厅为死者安排了一个公开的、体面的葬礼。从此,再无闹鬼事件。

 

雅典诺多罗斯当过罗马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的老师(最著名的训示是,“动怒之前,默念一遍字母表”),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斯特拉波(Strabo)是其好友。遗憾的是,他的所有著作均未能从历史的硝烟幸存。而这个遇鬼的故事,则经博物学家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之手流传至今。小普林尼出生的时候雅典诺多罗斯已经去世有半个世纪,这个故事是道听途说还是摘引原文,实在无从查考。真伪姑置勿论,读后令人粲然,便是好故事。

 


Henry Justice Ford, Athenodorus and the ghost, c.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