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

双赢

  

孟轲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中国人都十分熟悉这段名言(七〇后、八〇后、九〇后、〇〇后的语文教科书还要求背诵呢)。孟轲亦不愧为中国人,打个比方也要用食物。本来是很合同胞胃口的,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这个比方在今天已经变得不合时宜了。各种“励志鸡汤”、“成功宝典”、“生活艺术”等等的文章、书籍,都在教人如何同时得到鱼与熊掌。有一些人还偷取西方经济学术语“双赢”(win-win),来形容这种兼收并蓄的“成功”和“幸福”。

在互联网上随便搜索一下,我就搜到以下这个例子,一本叫《人生双赢的磐石》的书。作者说:“既定的思维告诉我们,凡事有得必有失,能不能在得失之间取得平衡点,造成双赢的局面?”

左捧清蒸石斑、右抓红焖熊掌,这就是双赢盛宴吗?而左拥大捆钞票、右抱绝代佳人,这就叫双赢人生吗?

不,真正的双赢是指双方一起赢,而不是一方赢双份。用专业一点的语言说,它是一种博弈,其结果是博弈的双方都同时获得胜利。

经济学家会以博弈理论中的囚徒困境为例。为免影响本文的风趣,我们就不做什么囚徒了,不如从一个简单通俗的角度去观察,如,商业谈判。

有人说“商场如战场”,商业谈判就像下一盘。这是错误至少是过时的观念。下棋通常的结果是:甲赢即乙输,或者,甲输即乙赢。下棋并不会产生甲乙双赢和甲乙双输的结果。但是商业谈判却不一样,结果比预期的要好,就等于赢;相反就是输。如果结果令双方都满意,都比各自预期的要好,那就是双赢。不妨到跳蚤市场讨价还价,那也是一次有可能双赢的博弈。当然,如果你拿着一条鱼到跳蚤市场企图换走别人的熊掌,那就很难双赢了。

话虽如此,然而,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两种逻辑的话,那么世界上的双赢,也许有两种吧。

 

 



2024年5月29日

极糟诗歌集

  

温塔奇书屋(Vintage Books)在1997年向广大诗歌爱好者送上一份非常有趣又非常特别的礼物——一本名叫《极糟诗歌集》(Very Bad Poetry)的书。

该书的两位编者苦心孤诣,在数百年浩如烟海的英文出版物中精挑细选,将一批糟诗、歪诗、蹩脚诗中的佼佼者结集成册。那百倍千倍甚至万倍于常人的忍耐力,那将自己的痛苦建立在读者的快乐之上的无私精神,鄙人大为叹服。在此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衷心祝愿他们两人身心康泰。

这些诗歌,无疑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教训。身为诗人,读毕绝不能一笑置之。我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呢?我的名字会不会在百年之后的同类诗集里出现呢?细思之后,颇有云开见日之感(可以痛快地拭去额头上的汗珠子了)。

综合来看,写出极糟诗歌的诗人,主要犯两大错误。

 

其一是因韵害意。

弗雷德·爱默生·布鲁克斯的《老鹰》就是典型,它有这么一句:

 

Fear not, grand eagle

The bay of the beagle!

 

啊,忽然觉得糟诗比好诗更难翻译。不才尽量传达其神韵吧。

 

雄鹰啊,从不惊慌

小猎兔狗的汪汪汪!

 

(请勿开枪,不才已经尽力了)

 

其二是分行成诗。

有两个诗人以此而知名。一个是乔治·维特。他既是诗人,也是英国内战时议会军的战将。相传有一次,他被王室军俘虏,国王查理一世打算将他处死,却遭到大臣约翰·丹汉姆极力劝阻。国王问为什么,丹汉姆答道:只要维特还活着,我就永远不会成为英格兰最糟糕的诗人。

《极糟诗歌集》收录维特的一首《爱情十四行诗》。不才再尽一力,试译一段:

 

我爱上一个小姑娘,一个美丽的人儿,

她是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人儿,

说真的,她是非常出众的人儿,

 

(正所谓“君无戏言”嘛,如果我是查理一世,我会坚持己见)

另一个分行成诗的高手,是茱莉亚·穆尔。她被誉为“密歇根州的甜歌手”。赞誉她的不是别人,正是大文豪马克·吐温。吐温声称,穆尔的诗歌教他过去二十年的生活充满欢乐。我们知道,幽默作家的称赞意味着什么,但是偏偏穆尔不知道。她的人生乐趣除了写诗之外便是到处宣扬吐温对她的赞语。这样也不错,写出这种诗歌的诗人,其生活也应该充满欢乐。

《极糟诗歌集》收录穆尔多首诗作,其中有一首非常悲惨的《海勒姆·赫尔塞尔》。不才又一次尽力试译几句:

 

从前有个小男孩,年龄为十五岁,

海勒姆·赫尔塞尔是他的名字,

他患病大约两年有多;

现在他已经离开痛苦的世界了……

 

(读了这篇散文之后……不对,是诗歌……我也想离开这个世界了。不过,既然诗人现在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我还是留在这里比较安全)

 

最后我得提醒读者,《极糟诗歌集》的“极糟”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与当今中国那些所谓诗人的大作相比,它们立刻变成“极优”。

所以,这本书不会有中译本。

 

 


2024年5月27日

碰碰车

  

不是自吹自擂,小弟我在年仅12岁的时候便开始驾驶机动车……哎呀,聪明的你可能已经从本文的标题识破这个无关紧要的计谋了。难怪18世纪之前的小说都爱用主人公的名字作为书名。如果本文叫《堂吉诃德》,你就一定会上当吧。

碰碰车是大约在一百年前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明的。我想,这个概念一定出自一种反叛的欲望。因为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车辆,不管马车、牛车、汽车、火车、摩托车、自行车、人力车、购物车等等,驾驶者都必须小心翼翼避免碰撞。碰碰车却偏偏是用来碰撞的,而且居然让人以撞车为乐,并在受害人的尖叫声中爆出一阵狞笑,而不是给予善意的慰问。可见,人类是多么邪恶的生物。

还好这种邪恶只限于游乐场——碰碰车自1920年代末开始成为游乐场常见的游戏设施。可是,这样又产生一个新问题:人们驾驶不能碰撞的私家车到达游乐场,换上能够碰撞的碰碰车疯狂碰撞,最后又换回不能碰撞的私家车回家……会不会有人突然出现短暂的精神错乱,在回家的路上以为自己驾驶的是有橡胶环保护的碰碰车,当看到身边出现一辆“混账的凯迪拉克”时,便毫不犹豫地转动方向盘一百八十度,企图把它撞个四脚朝天?

不用担心,目前没有证据支持上述假想。正如也没有证据支持过度沉迷电子游戏的青少年会突然思觉失调,手持真枪疯狂扫射。所以我向来鼓励青少年朋友多游戏、少读书。

回到我的少年时期,我就只玩过那么一次碰碰车。可能与性格有关,我总是避免撞人,却无法避免被人撞。于是我想到一些所谓成熟的人不放过任何机会宣讲的那句俗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是没有防人之心,而是防不胜防啊。怎么办?

办法是,不参与这种混账的世俗游戏。如今我在自己的象牙塔内安居,人们怎样碰撞、怎样冲突、怎样厮杀,都与我无关。

 



2024年5月26日

肥皂、肥皂剧

  

根据美国收视率权威统计机构尼尔森公司发布的数据,美国日间肥皂剧的收视率近年十分低迷,2002年之后从未超过5.0。这个数字与上个世纪电视全盛时期的相比,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不需要专家分析我们也会明白,越来越多女性参与社会工作是一个原因,互联网的兴起也是一个原因。现在,恐怕只有中老年人才会沉迷日间肥皂剧吧。

对中老年人来说,“日间肥皂剧”这个名称可能有点怪异,因为“肥皂剧”本来就是日间播放的。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1930年,当时指的是日间播放的广播剧。在日间播放,听众自然以家庭主妇为主。精明的肥皂商不失时机,在剧集播放期间大做广告,“肥皂剧”之名便由此而来。

电视在1950年代普及之后(电视是苏格兰人约翰·罗杰·贝尔德在1926年发明的,但普及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肥皂剧也用来指日间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再后来,肥皂剧的定义变得更加宽广,可以泛指所有注重情感、剧情连续的电视剧,而不论日间夜间了。

讽刺的是,近年肥皂的命运跟肥皂剧的一样,也是越来越不受欢迎。不过原因不在女性觉醒和互联网,而是肥皂的子子孙孙们。

只要看看超市的日用品货架,没有免疫力的人一定头晕目眩。单说人体清洁剂,便有洗发水、沐浴露、洗面奶、洗手液等等。现在谁还会用一块固体肥皂洗头、洗手、洗身呢(顺便一提,肥皂洗头对头发伤害较大)。

用液体清洁剂代替肥皂的最大好处是省钱。没错,是省钱。肥皂虽然很便宜,但是你很难找到比肥皂更难“寿终”的物品了。肥皂越用越小、越用越滑,你越想抓牢,它便越逃得远。如果你听到地板发出一声闷响,加一声惨叫,再加一声叹息……别担心,那是楼下的家伙把肥皂射到天花板,然后反弹砸中他的头,最后滑进排水口。价值十块钱的清新提神醒脑柠檬味香水香皂,就这样消失不见了。当然,如果你眼明手快,在排水口前把它捞起,那你可以省下一笔。但是要记住,捡肥皂可能有某种风险。

 



2024年5月24日

踢死兔

  

中国人将西装中的燕尾服笑称为“踢死兔”。这个诨名起源于香港,它是对英文“tuxedo”的谐趣式音译。

貌似很幽默,不幸自己却成为一个幽默。因为“tuxedo”根本不是燕尾服,而是无尾礼服。把有尾称作无尾,实在很难用“‘差不多先生’的老毛病又发作啦”搪塞过去。

燕尾服的英文是“tailcoat”,也称作“swallow-tail”。无尾礼服的英文则是“dinner jacket”。顾名思义,dinner jacket 就是一种绅士在晚宴时穿的正式礼服。它诞生在1870年代的英国。在此之前,英国绅士通常是穿燕尾服赴宴进餐的。

燕尾服不是不好,只不过它那“尾巴”……对于瘦子而言可能真的像燕子般潇洒,但是对于胖子呢?请想象一下,一个喝到微醺以上程度的胖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像什么?企鹅!工业革命在19世纪带来巨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胖子也越来越多。可见,无尾礼服的确是应运而生的。

对欧洲潮流亦步亦趋的美国新贵在1880年代后期将无尾礼服带入美国。话说这个新贵居住在纽约“踢死兔公园”一带……我们还是严肃一点,将“Tuxedo Park”译作“塔克西多公园”吧。

塔克西多公园是美国富豪聚居地,早期有名的居民就有摩根(银行家)、高露洁(牙膏制造商)等家族。据说在一次舞会中,那个新贵穿着最新款的无尾礼服穿梭在一群“企鹅”和“燕子”当中,令在场的淑女们心旌摇曳。自那以后,为了获得同样的效果,其他绅士亦纷纷“摘掉尾巴”,无尾礼服便成塔克西多公园宴会的一大特色。

美国其他地方的土佬以为塔克西多公园是该服饰的发源地,遂以发源地的地名称呼它。到了中国便成“踢死兔”啦。

 

关于踢死某种动物,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在杂志看到的一个笑话。

 

甲:为什么我一开音响小白总是飞跑出门?

乙:你家里的狗?

甲:是的。

乙:你听的一定是“踢死狗”。

 

当年我完全不知道笑点在哪里。后来才明白,“踢死狗”是指“disco”。

 



2024年5月23日

军棋

  

军棋,又名陆战棋和陆战军棋。现在也许没有人会玩了,但是在中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它可是男生的至爱。

没错,当年的“纯爷们”热衷一切模拟战争游戏。动时手抓玩具机枪,嘴巴“嗒嗒嗒”个不停;静时则端坐桌子两旁,用军棋厮杀。如此暴戾,女生自然是不屑一顾的了。

虽然很有中国时代特色,但是颇令一些人感到意外的是,军棋并不是中国的原创产品。说得体面一点,中国军棋是“西洋军棋”的汉化版。

话说在20世纪初,一种叫“Stratego”(法文“将领”的意思)的棋类游戏开始在法国流行。也有历史学家提出,它在民间已经流行了很久,最远可以追溯到拿破仑时代。当然,用玩具兵或者小石子排兵布阵是很多小孩子的乐趣(很多军事奇才的传记都必定有这个情景),但是要发展成双方或者多方比拼的棋类游戏,则需要一次有系统的飞跃。以战术著称的拿破仑一世确实很适合做这次飞跃的跳板。

另外,同样深受中国七〇后、八〇后男生喜爱的斗兽棋,也是从军棋发展出来的。斗兽棋比军棋简单得多,也不需要强迫一个可怜的第三者当苦闷的裁判员,可是它的缺点是非常致命的——它竟然一直向儿童灌输错误的生物常识,比如说老鼠可以打败大象……这比《人民日报》的社论还要搞笑。

如前所述,军棋和斗兽棋都是儿童游戏。那么中国成年男人喜爱下什么棋呢?答案是象棋,准确地说是中国象棋,它也是一种模拟战争的棋类游戏。顺便一提,中国象棋也颇令一些人感到意外,因为它也不是中国的原创产品,它来自印度。

 



2024年5月22日

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其著名的文学批评集《人间词话》中提出“三种境界说”。原文如下: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请容许不才略作勘误: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实为柳永所作,非欧阳修。

2、“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现在多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用亚瑟·叔本华的美学原则品评中国古词,或者会令一些老朽颇为窝火。不才却颇为赞赏。只不过,对他将三种境界的主体设定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则颇感到遗憾。王先生未免过于功利了。这一点,恐怕不是晏、欧诸公所不许,而是叔本华所不许。

不才喜爱读书,姑且以读书为例。我想,绝大多数喜欢阅读的人都不是要成就什么大事业、什么大学问。但是,只要具备一定的悟性加一定的韧性,他们也有可能经历那三种非凡的境界。以下逐一分析。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不容忽视的关键字眼是“昨”、“独”和“尽”。当读书读到某个阶段,你会猛然发觉过去的自己有些幼稚,而周遭的人则有些庸俗。在思想上,你“独上高楼”:回望过去,展望将来,目之所及,触景伤情。你感到有些孤独。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句出自柳永的《蝶恋花》。逐渐地,你适应了孤独,并开始享受孤独,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为了买书,不惜节衣缩食;为了读书,不愁黄卷青灯。这样可能换来一身憔悴和庸人的冷嘲热讽。那又如何?你一笑置之。个中快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阅读的意义是什么?阅读的意义就是探求阅读的意义。啊,不是故作禅趣,窃以为,任何美的事物,意义在其自身。寻寻觅觅,蓦然回首,它就在你的身边。具体一点,就如同你在书堆中寻找某个观点。究竟在哪本书里呢?你找啊翻啊,依然找不到,在你气恼之际,视线无意中触及,哦,原来在这里……于是,在书房一角,在书柜之下,在书页之间,你会心微笑。

如此解读,不知道诸公许不许?

 

銭選『蘭亭観鵝図巻』(部分)


2024年5月20日

克鲁采奏鸣曲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A大调第9小提琴奏鸣曲》(作品47号),别称《克鲁采奏鸣曲》,一向被乐评人认为是很难理解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甚至可以说,除了贝多芬本人之外,透彻了解并完美演绎的人,历史上恐怕只有一个。这个人就是乔治·布里奇陶亚(George Bridgetower),与贝多芬同时代的英国小提琴家。事实上,这部作品是贝多芬为他而作的。按其本意,别称应该叫“布里奇陶亚奏鸣曲”才对。然而……

我们从头说起。事情发生在1803年。

德累斯顿的音乐会圆满结束之后,布里奇陶亚来到维也纳。在这里,他认识了贝多芬。尽管两人相差八岁(其时布里奇陶亚24岁,贝多芬32岁),却因音乐理念而惺惺相惜,一见如故,立即成为形影不离的至交。

“布里奇陶亚奏鸣曲”无疑是友谊的象征——贝多芬特意为两人联袂登台而创作的。这部小提琴奏鸣曲只由两件乐器完成:布里奇陶亚拉小提琴,贝多芬弹钢琴。同时,贝多芬把思想中最深邃的部分灌注到作品中。这样做,或多或少有考验对方的意图:朋友,让我看看你的实力吧。问题是,贝多芬过于追求完美,以至几乎错过了时间,到音乐会开始之前的那一刻,才把乐谱交到布里奇陶亚的手上。如果那人不是天才小提琴家,如果这部不是惊世杰作,恐怕这场首演就要泡汤了。

作曲家可以把作品写入史册,演奏家却无法将技巧留在人间。唉,如果托马斯·爱迪生提早一两个世纪发明留声机的话,我们就可以领略神童莫扎特、帕格尼尼、李斯特等演奏大师的风采,也可以看看贝多芬和布里奇陶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

布里奇陶亚虽然创造力平平,却有惊人的领悟力和演奏技巧。他在极短时间内读懂了乐谱,然后在没有彩排的情况下,与贝多芬配合得天衣无缝。没有一个传记作家能够记下他们在演奏中的心理活动,不过我们不难猜测:一个惊呼“天才之作!”另一个赞叹“神乎其技!”

既然有高山流水般的默契,为什么“布里奇陶亚奏鸣曲”又会变成“克鲁采奏鸣曲”的呢?克鲁采又是什么人?

众所周知,艺术家往往是个性非常独特的人。而个性非常独特的人往往是很难相处的。贝多芬尤以脾气暴躁闻名,布里奇陶亚恐怕也不相上下。某个夜晚,又一次成功合作之后,两人举杯欢庆。也许喝得有点过了头,布里奇陶亚竟然对身边一位漂亮的女士说出教绅士所不齿的言辞(说白一点,是挑逗。以今天的说法,是性骚扰)。而这位女士正是贝多芬暗恋多时的对象……贝多芬即刻火冒三丈,布里奇陶亚也不甘示弱,两个火药桶一碰撞,场面可想而知。从此,两人老死不相往来。

第二天,贝多芬“收回”那部小提琴奏鸣曲,改为送给他的另一个小提琴家朋友,法国人鲁道夫·克鲁采(Rodolphe Kreutzer)。

克鲁采在当时的名气非常大,除了演奏小提琴,也是著名的歌剧作家,而且贵为巴黎歌剧团的团长。他是在1798年随法国大使出访维也纳时与贝多芬认识的。可是,对贝多芬的突然馈赠,克鲁采却表现出不太领情的样子。他以乐曲“极端难以理解”为由,终其一生没有公开演奏过,哪怕一次。

有理由相信,克鲁采不是谦虚。或者真的不理解乐曲,因为他更加不理解贝多芬其人。当然,以他的角度,他只是不屑去理解罢了。虽然与贝多芬长久保持友谊,但是在背后却多次指摘其故弄玄虚、言过其实。可怜的贝多芬不知道这位朋友对自己的真实看法。这么珍贵的礼物被束诸高阁,他有没有产生过“所托非人”的悔意呢?每次脑海中漂过这部奏鸣曲的音符的时候,他有没有想起那位故人呢?

那次冲突之后,布里奇陶亚辗转回到英国,继续演奏和授课。他也不会再演奏《克鲁采奏鸣曲》了。但是,贝多芬送给他的音叉,却一直陪伴他走到生命的尽头(现藏于大英图书馆)。

在《克鲁采奏鸣曲》第三乐章的结尾部分,你可以感受到作曲家的喜悦之情,这是遇见知音的喜悦之情。二百年来,这份美好、真挚的感情,又令多少人忍不住扼腕叹息?我相信,如果其中一方主动伸出和解之手,另一方肯定会给予热情的拥抱。只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这不是俗人所理解的颜面,而是艺术家的自我放逐。那么,如果有第三方穿针引线,他们也很有可能冰释前嫌,和好如初。很可惜,历史总缺少这样的人。

当我的音响读出最后一个音位,CD落寞地空转了一圈。剩下是,漫长的遗憾。

 

youtube: ベートーヴェン クロイツェルソナタ Kreutzer Sonata Beethoven

2024年5月18日

菲尔丁之墓

  

长篇小说《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a Foundling)最后一卷第一章,标题为《与读者告别》,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罕有地以稍加压抑的笔调发出一声感喟:

“我的作品寿命再短促,也可能比其体弱多病的作者……活得长久。”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在1749年出版,其时,菲尔丁42岁,距离人生最后的告别只有短短五年。严重的痛风和哮喘使他在“晚年”(本应是作家的壮年)不得不依靠拐杖,也需要经常卧床。想到这一点,印成铅字的凄楚便经由轻抚书页的手指,流到心间,两行眼泪无声地落下。

尽管身体状况令人担忧,菲尔丁还是不得不奋力工作。在18世纪(其实任何时代也是如此),一名纯文学作家想完全依靠写作维持生计,几乎是天方夜谭。为了糊口,他还写过戏剧剧本和办过报纸,均不成功。万分无奈之下,只好从事律师工作(他在1740年取得律师资格),以及任职地区治安法官。

治安法官本来是一个令人馋涎欲滴的岗位,他的前任们都是通过贪污、受贿等非法行径,捞个盆满钵满。然而菲尔丁却拒绝腐败,并以一系列大胆的改革使这个早已声名狼藉的官职恢复尊严和地位。因此,他被英国司法界视为标石。

这个成就虽然令人肃然起敬,却没有为他累积多少财产。更糟糕的是,付出健康和写作时间的宝贵代价。

世界就是这样残酷,总是不让天才专心创作。如此看来,真正的弃儿不是汤姆·琼斯,而是他的作者,是所有饱受现实摧残的波希米亚人。

繁重的工作加重菲尔丁的病情。为了缓解痛楚,他开始服用毒品,酒也喝得越来越凶。过量的酒精,无疑是导致肝硬化的元凶。医生和朋友都大力劝说他到南欧疗养。当时的英国人普遍认为,温暖的气候和丰沛的阳光有助于治病。所以,大半个世纪后,约翰·济慈(John Keats)去了意大利……

1754年夏天,菲尔丁与妻儿告别,乘船离开英国,前往葡萄牙。这一别,便成永诀。抵达里斯本后两个月,菲尔丁病逝。据记载,他死得相当凄惨,任何药物都无法缓解全身的剧痛……恕我无法描述下去。

由于举目无亲,这位18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被草草地安葬在里斯本的圣乔治教堂英国公墓里。直到一百多年后,旅居葡萄牙的英国人才集资为他修建了一座像样的墓碑。

“我的作品寿命再短促,也可能比其体弱多病的作者……活得长久。”

我时常环游世界,不是现实世界,而是想象中的世界。在那个世界,我到过里斯本。在那个世界,我对他说:

先生,你错了。你和你的作品,至今依然活着。不是吗?

 



2024年5月16日

吸烟的骆驼

  

见过动物抽烟没有?

1990年代,香港有个系列戒烟广告,展示一组叼着香烟的动物图片(当然是合成照片),有鸡、鸭、猫、狗、马等等。

“到底是什么人想出这样的馊主意?”记得当时我在日记里写道,“把吸烟者比作畜生,是无法减少烟民数量的。”

几乎在同时,美国著名香烟品牌骆驼以一只叼着香烟的卡通骆驼作为吉祥物。这个吉祥物还有个名字,叫乔·骆驼(Joe Camel),昵称老乔(Old Joe)。显然,厂商是想通过老乔打开青年市场。然而事与愿违,它跟香港那个戒烟广告殊途同归,惹人反感。

骆驼是美国R·J·雷诺兹烟草公司在1913年创立的品牌。该产品采用土耳其和埃及的烟纸、烟草,其包装也充满中东风情和二十世纪初的时代特色。

由于口味偏重,骆驼香烟往往与雄性荷尔蒙画上等号,消费者以中壮年男性烟民为主(抽着骆驼,你可以幻想自己是阿拉伯的劳伦斯,或者正在《廊桥遗梦》中凝视那一抹彩霞)。为了保持荷尔蒙的稳定性,骆驼很长一段时间坚持软包装和无滤嘴。

不幸的是,老烟鬼死的死,老的老,年轻烟鬼又偏向(自以为)比较健康的清淡口味。消费者突然出现断层,骆驼的销量随之在八十年代大减。厂商一时乱了方寸,狗急跳墙,竟然推出几种新口味,并以老乔为代言人。结果,年轻烟民没吸引到多少,反而吸引了无知的少年儿童以及他们带来的大麻烦。

据说,很多少年儿童把老乔当作迪士尼的最新卡通人物。这引起众家长不满(尽管这些家长可能平时也是抽骆驼香烟的)。传媒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表演的机会,极尽丑化之能事;律师也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机会,不时把骆驼告上法庭。骆驼不胜其烦,不得不在1997年结束了老乔的代言工作。

对一些人来说,老乔之所以讨厌,是因为其一身光鲜,驾名车,拥美女,十足时尚富豪的派头。可是别忘记,它只不过一头土里土气的骆驼罢了。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99%的作家是烟鬼,为什么从来没有一个作家形象出现在任何一个香烟广告中呢?可能是,作家这种“职业”缺乏吸引力。在活着的作家当中,也没有几个长得好看的(长得最好看的那个不抽烟)。所以,万宝路选择了牛仔,沙龙选择了滑雪者,而骆驼则选择了骆驼。

 



2024年5月15日

小猪储钱罐

  

储钱罐,又名扑满,粤语则叫钱罂。

扑满历史悠久,《西京杂记》(相传为东晋方士葛洪所著)就有这样的介绍:

“扑满者,以土为器,以储钱;具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

也就是说,“扑满”之名取自其用法“满而扑之”。它用黏土烧成的,有入口而无出口,取钱必须扑碎它。这些特征都一直保留到今天。

不同的是,古时的储钱罐多为方体、柱体,而今天的则多以小猪形状出现。

小猪储钱罐是舶来品,大约在清朝中后期才从英国进入中国。是否可爱,纯粹见仁见智。不过那圆润、丰腴的形状所隐含的寓意,中国人都心领神会。故此,其它形状的扑满很快被边缘化,小猪成为储钱罐的标准型号。

为什么英国人将猪和储钱罐结合到一块儿?答案是,谐音。在中世纪,欧洲人常常用一种叫“pygg”的陶土烧制储钱罐。这种陶土十分粗糙,也不坚固,却胜在廉价,作为“满则扑之”的储钱罐,就再适合不过了。

由于“pygg”与“pig”(猪)同音,字形又与“piggy”(小猪)相近,便有人做出小猪储钱罐 piggy bank 来啦。

无独有偶,14世纪的爪哇人(今天在印度尼西亚)也用同一原理做出小猪储钱罐。而更加巧合的是,爪哇、英国和中国的储钱罐,为了防止挪用,都采用有入口而无出口的设计。由此可见,无论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无论文明人还是野蛮人,在金钱面前,都心有灵犀。我实在忍不住像弗里德里希·尼采那样大叫:人性!太人性了!

不过,现在有些小猪储钱罐会在肚皮位置设有出口。还是这样比较好,可爱的小猪再也不用粉身碎骨那么悲壮了。

其实,“消灭欲望的最佳方法是满足欲望”,储什么蓄?天天买买买!

 



2024年5月13日

杀死歌迷,杀死重金属

  

1985年,美国内华达州雷诺市有两个青年(一个20岁,一个18岁)开枪自杀,酿成一死一重伤的惨剧(伤者在三年后身亡)。死者家属和律师经过长时间精心策划,悍然将英国重金属乐队 Judas Priest(犹太祭司)及其唱片公司CBS告上法庭。原告声称,两个年轻人是因为听了 Judas Priest 的唱片后才自杀的,并且提交一大堆心理学家的“证据”,指控乐队和唱片公司使用“潜意识控制”技术,唆使听众自杀。这听上去实在匪夷所思。法庭受理该案,诉讼在1990年年中展开。雷诺这个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小城”,一时成为舆论的焦点。

重金属与自杀扯上关系不算新闻,Ozzy Osbourne(奥兹·奥斯朋)也曾经被诟病对一个19岁青年的自杀负有责任,因为死者自杀时正听着 Suicide Solution(自杀药液)这首歌。那一次,最终因原告无法提交令人信服的证据,诉讼作罢。然而这一次,有心理学家掺和,情况似乎变得不一样了。

五人乐队 Judas Priest 1969年在伯明翰组建,被视为重金属的开路先锋之一。涉事的唱片是1978年发行的 Stained Class(染色阶级)。原告指摘:

首先,唱片封面设计——有一个金属人头,一束线条从其左眼眶射入,经右太阳穴出来——有开枪自杀的暗示。

然后,专辑的第三首歌 Better by You, Better than Me (由你来做,比我更好)隐含潜意识信息“do it”(干吧)。这是要听者自杀的指令。

Better by You, Better than Me 的歌词中其实并无任何“do it”字眼。而且,这是一首翻唱歌曲,原唱者、另一支英国摇滚乐队 Spooky Tooth(鬼牙)在1969年推出单曲时,也没有引起任何麻烦和争议。原告却称,在狂烈的乐器伴奏中,在“低于极限”的频率下,隐隐出现“do it”的语音。法官也承认听到类似“do it”的语音。不过我却认为,他在听歌之前已经被原告施以潜意识控制了。如果有人告诉他在模糊不清的“噪音”中含有“damn it”的语音,他也会听到“damn it”。

为了寻求真相,CBS聘请私家侦探调查死者的过去,发现他们两人都有吸毒、酗酒甚至犯罪纪录。恰恰在自杀前,他们服用毒品,并饮用大量烈酒。不具备侦探头脑的人也能够作出一个合理的推断:两人是在毒品和酒精的作用下失去理性,开枪自杀的。

奇怪的是,美国媒体不是寻求真相,而是占据道德高地。它们认为“死者为大”,纷纷指责CBS挖死者阴私的行为。甚至连法官也对此颇为不满。顺便一提,法官以及陪审团中的大部分人,都非常反感重金属音乐。

诉讼长达三个星期之久。谁胜谁负?Judas Priest 的主唱 Rob Halford(罗比·哈尔福特)在法庭上的自辩多少扭转了一度不利的形势。购买唱片的,都是我们的歌迷,我们怎么会杀死喜欢我们的人呢?如果我们真的懂得植入所谓的潜意识信息,我们怎么不植入“买更多唱片”呢?

Halford 不是心理学家,乐队成员没有一个是心理学家。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心理学,需要的是最基本的常识。他所讲的正是最基本的常识。Halford 还对记者表示,乐队所有成员都对事件表示遗憾,并感到深深的不安和忧虑。“你要明白,我们都有家人的。”他们的风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法庭驳回原告的起诉,但是判处CBS40000美元罚款,算是为原告和自己争回一点点面子。

现在回看,这个诉讼非常愚蠢。美国传媒和艺人同样愚蠢。要么假装中立,要么同情原告,他们竟然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创作自由最野蛮、最粗暴的攻击。一旦 Judas Priest 败诉,亦即宣判创作自由死刑。届时,《少年维特的烦恼》恐怕也要堆集在自由女神像下以自由的名义焚烧,更遑论 Gloomy Sunday(忧郁的星期天)了。

只有少数艺人仗义执言,比如喜剧演员 Bill Hicks(比尔·希克斯)。可惜好人总是短命的,Hicks 1994年死于胰腺癌,时年仅32岁。

 

Better by You, Better Than Me



2024年5月12日

反“大富翁”

  

相信很多人都玩过《大富翁》。就算没有玩过,也一定听说过。它是很受大众欢迎的图版游戏和电脑游戏。

《大富翁》的玩法并不复杂。玩者尽可能占有土地,建造物业,以击垮竞争对手,成为唯一的大赢家。通过房地产暴发,不但是一个美国梦,也是一个民间版中国梦(有别于官方版中国梦)。

有趣的是,《大富翁》的英文原名不是“Rich Man”,也不是“Billionaire”,更不是“Dafuweng”,而是“Monopoly”。它真正的意思是“垄断”。

更有趣的是,Monopoly 1960年代引进香港时,中文名竟然叫“财源广进”,真是又土又俗,不过倒是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到第二版,香港人又想出另一个又土又俗又符合中国人口味的名称“大富翁”。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难道没有一个人看出它的问题吗?什么是“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翁”是“年老的男子”;“富翁”则是“拥有大量财产的男人”。英文原名是没有性别标签的,为什么中文名却有?华人妇女团体都到哪里去了?怎么不呼吁广大妇女和少年儿童抵制这个游戏(中文版)呢?

既然遭到歧视的人都没有表示不满,甚至乐于参与游戏,那我也不宜提出异议,本文就继续使用约定俗成的名称好了。

《大富翁》在1935年的美国问世。在此之前,坊间也出现多种类似的图版游戏。《大富翁》博采众长,一发行便大卖。当然,天时地利也是重要因素。正值大萧条,人们生活困顿,在游戏中一尝暴发之梦,不啻为合情合理的心理补偿。

不过,这个游戏同时也向大众传达一个不太健康的经济观念。有鉴于此,经济学家拉尔夫·安斯帕赫在1973年设计了一个玩法相近但目的却相反的图版游戏,叫 Anti-Monopoly,即“反垄断”。这个游戏没有中文版(因为中国人不会喜欢它),按照约定俗成原则,我们把它称作“反大富翁”。在《反大富翁》这个游戏中,玩者可以做自由经营者,与垄断集团对抗。

这位经济学家也许想不到,现实中他成为真正的“反大富翁”(再啰嗦一次,真正的意义是“反垄断”)玩者。《大富翁》制造商帕克兄弟将安斯帕赫告上法庭,控诉其侵权。乍看之下,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诉讼,一方是市值数亿美元的大企业,另一方圣弗朗西斯科(即中国人约定俗成的“旧金山”)州立大学的教授。出人意料的是,安斯帕赫在法庭上雄辩滔滔、旁征博引、指古摘今,令法律无法作出一个最终的判决。经过旷日持久的争辩,双方在1985年达成和解。《反大富翁》可以理直气壮地摆上货架,摆放在《大富翁》的旁边。

尽管安斯帕赫用心良苦,《反大富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还是远远不及《大富翁》。如此看来,世人还是更爱垄断,因为人人都想成为大富……豪。至于什么自由市场、什么完全竞争,让经济学家在象牙塔里慢慢研究吧。

 



2024年5月9日

绿袖子的忧伤

  

1929321,拉尔夫·沃汉·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的歌剧《胖骑士》(后来更名为《恋爱中的约翰爵士》)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首演。这部歌剧改编自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著名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而那位约翰爵士,便是剧中的反面人物、好色之徒约翰·福斯塔夫。

沃汉·威廉斯的这部歌剧在今天鲜有上演的机会,但是剧中有一首短小精悍的乐曲,却一直是各大乐团以及广大乐迷的至爱。它甚至被认为是作曲家的代表作。乐曲叫《绿袖子幻想曲》。

《绿袖子》是16世纪英格兰传统民歌,莎士比亚的原著也提到它。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第五幕第五场,福斯塔夫有这样的台词:

让天空降下马铃薯雨!让它轰出《绿袖子》的曲调!

Let the sky rain potatoes! Let it thunder to the tune of 'Greensleeves'! 朱生豪的译文是“让天上落下煽起情欲的马铃薯般大雨点来吧,让它大锣大鼓地响起雷鸣般的情歌吧”)

 

《绿袖子》的作者是谁?历史学家至今仍然未能有明确的答案。存在两种有如云泥之别的说法。

一说,它是勾栏妓院的俚歌。有词源学考释,所谓“绿袖子”,旧时是妓女的隐喻。

另一说,它出自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之手。在向宫廷侍女安妮·博林(Anne Boleyn)求爱遭到拒绝后,他含泪写下这首哀怨的离别之歌。而“绿袖子”,其实是安妮的服饰。

谁是谁非?以鄙人之愚见,历史上的传说、野史、轶闻等,往往都有事实依据,我们不妨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推理。

亨利八世颇具才情,他创作《绿袖子》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这首歌也极有可能打动了安妮。问题是,国王已经有王后,而天主教在当时是禁止离婚的。为了与安妮结合,亨利八世毅然改信容许离婚的新教。“朕即国家”,国王改宗,整个英格兰也得跟着改宗。世世代代信奉天主教的平民百姓对此感到非常不满,但是又不敢公然指责国王,于是将怒气发泄在安妮的身上,辱骂她为“妓女”。她那标志性的绿袖子服饰,也无辜地与妓女扯上关系。安妮当然知道民间粗鄙,但是正如她在写给密友的信中说,只要亨利爱着她,别人怎么说都无所谓。

讽刺的是,现实总会找到你的弱点,予以猛烈攻击。蜜月期过后,亨利八世的“风流病”又再发作,到处拈花惹草。此外,安妮一直无法为英格兰诞下王子,也使国王萌生再度更换王后的念头。终于,在一名奸臣是挑拨下,国王相信了自己戴了绿帽子的流言,下令将王后处死。随着屠刀一落,身首异处,这段以整个王国的利益为信物的爱情,那些荡漾在《绿袖子》之中的眼泪和激情,统统冰消瓦解,无影无踪。亨利八世恐怕不会再唱这首歌了。幸运的是,在机缘巧合下,它飘散到民间,经过吟游诗人的鲁特琴,经过莎士比亚的鹅毛笔,穿越数百年的历史风尘,再缓缓落在沃汉·威廉斯的乐谱上。

 

现在,请暂且放下乐谱,让我介绍一下我最爱的绿袖子。

1858年,但丁·加百列·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遇见“灰姑娘”芳妮·康福思(Fanny Cornforth)——当时只是一名身份低微的女仆。艺术家的目光却穿透灰色外层,发现金光闪闪的矿藏。自此,芳妮成为罗塞蒂的模特儿。四年后,当罗塞蒂陷入丧妻的悲痛之中而不能自拔时,芳妮搬进他的住宅,给他料理家务和抚平创伤。两人的关系进一步发展。

1863年,罗塞蒂以芳妮为模特儿,创作了油画《我的绿袖子》(现藏于美国哈佛美术馆)。透过笔触,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的爱情。

啊,我的绿袖子!美丽的绿袖子!你身上的孔雀绿,包裹不住绚烂的情思;你嘴唇的樱桃红,隐含不住跃动的情话。只是……你在想什么呢?你能告诉我吗?为什么你的眼神充满忧伤?

结局是伤感的。

芳妮在1877年离开罗塞蒂。五年后,罗塞蒂去世,终年53岁。芳妮其后开办了一个画廊,展出罗塞蒂生前为她创作的画作。包括这幅《我的绿袖子》。

画中忧伤的眼神,隐约可见安妮·博林的惶恐、温莎妇人的戏谑以及芳妮·康福思的疑惑,那也是世界上所有恋爱中的男女的疑惑:爱情能否持久?在残酷的现实中,爱情能否持久?

而罗塞蒂,用画笔作答。这是最优美的答词,这是最忧伤的答词。

置身在情意绵绵的作品中,她就像一直被恋人拥抱着,从来没有分开过。


Vaughan Williams: Fantasia on Greensleeves 




2024年5月8日

红牛足球学

 

德国甲级足球联赛球队RB莱比锡一直犯众怒,每次客场比赛,都遭到当地球迷喝倒彩。令德国人不分左中右立场如此同仇敌忾,恐怕连伊斯兰恐怖分子也做不到。到底这个新锐足球俱乐部干了些什么坏事呢?

坏事,倒是没有的,只不过是起了一个坏名而已。问题就出在“RB”之上。

2009年,能量饮料巨头红牛公司创立红牛莱比锡足球俱乐部。这是红牛进军体育界的其中一步棋。

众所周知,红牛原本只是泰国一家三流企业,销售对象以蓝领工人为主体。直到奥地利巨富迪特里希·马特希茨入股,然后大做整容手术,将之包装为运动品牌。

除了足球,曲棍球、冰球、赛车、帆船、自行车、极限运动等等,均被红牛染指。而在足球队之中,除了德国的红牛莱比锡,还有美国的红牛纽约、奥地利的红牛萨尔斯堡、巴西的红牛巴西、加纳的红牛加纳等等。

在其他国家没有遇到抗议,但是在德国却不一样。首先,德国足球协会是不准许企业冠名的。为了遵守规矩,红牛打了个擦边球,将“红牛”二字(Red Bull)改为“草球运动”(RasenBallsport),简称RB莱比锡。然而在球队内部和莱比锡当地,依然叫红牛莱比锡。

变成“RB”之后,不算犯规,德国足球协会也无话可说了。不过广大球迷却不放过它。对德国球迷而言,十多年前爆出的恶性假球事件仍然记忆犹新。有理由担心,在金钱的腐蚀下,我们所看到的不是一场公平的体育比赛,而是事先安排好的表演。

中国球迷也许不会理解德国球迷的愤怒,因为企业与球队联名是中国足球联赛过去司空见惯的事情。有些球队甚至不止联一个。比如,据说非常有名的“广州恒大”,后来变成更加有名的“广州恒大淘宝”。再过几年,队名会不会变成一串冰糖葫芦呢?

很遗憾,中国足协不再容许联名。我们不但看不到冰糖葫芦,连期待中的素质高的队名也落空了。我们多么希望有那一天,中国足协杯决赛是由上海杜蕾斯对阵北京护舒宝……唉,现在只能叹息。

 



2024年5月7日

红领巾

  

有点像《追忆似水年华》,我常常在半梦半醒之间回忆往事。忆及小学至初一的校园生活,红领巾自然是挥之不去的鬼魅。

患了精神病似的“汪汪”:“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患了抑郁症似的“啾啾”:“时刻准备着。”

不要责怪学生没精打采、敷衍了事,当“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的时候,任何有微弱自尊心的人都不会为之兴奋。因为红领巾是紧箍咒,令你苦不堪言。如果像孙悟空那个可恨的东西那样摘不下来倒还好,问题就出在摘下来之后忘记戴上。我生性比较谨慎,甚少因此受罚(逢星期一、四必须佩戴)。但是看到别人受罚,心里实在为他们鸣冤。

“国旗的一角”,“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人人都有你怎能例外?涉世未深的学生很容易被这样动听的广告打动,在光荣了几天之后,才发觉上当。遗憾的是,不能退货。也就是说,一旦加入“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你就不能退出。这种会员机制,恐怕只有邪教、黑社会和非法传销组织才会运用。

“冤有头,债有主”,“少先队”的推手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导师”列宁同志。话说布尔什维克篡权窃国之后,主张洗脑从娃娃洗起。“弗拉基米尔·列宁全联盟先锋组织”便于1922年创立。

据称,制服由列宁同志亲自设计。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一定有代笔。而能够为领袖代笔的,当然是苏联数一数二的时装设计师。从这套由白衬衫、蓝长裤(女生为蓝裙子)和红领巾组成的制服判断,即便是数一数二的俄国佬,品味也比不上他们的卡通形象俄罗斯熊(其实,俄罗斯熊向世人示范了保守的穿衣之道——穿同一种颜色,不要标新立异)。此外,还有人透露红领巾是“借鉴”了东正教神职人员的……鉴于这可能是最高机密,我就不说下去了……我刚才说了吗?没有,哪有啊!

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和所亲历的——俄国佬的品味传遍共产主义世界,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近年有个怪异的现象:一些同学聚会上,身材明显走样的中、壮、青年竟然会戴上红领巾怀旧一番,并且表现出很感动的样子。这个现象好像跟全国各地冒出来的知青饭店、红卫兵旅馆、人民公社食堂一样,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有嗜痂之癖的人真的不以伤口为苦啊。难怪“文革2.0”要爆发了。

 



2024年5月5日

试金石

  

现代语言中“试金石”这个名词,通常只有喻义,即“比喻精确可靠的试验方法和依据”(据《现代汉语词典》)。至于其本义,不少人不甚了解。没错,试金石是用来测试黄金纯度的石头。鉴于现代科技已经不需要这种石头了,词的本义也逐渐被弃用。

准确地说,试金石是一种矿物,是含炭质的石英和蛋白石等的混合物,致密而坚硬,通常是黑色的。怎样试金?具体方法,中国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有记录:

 

其(指黄金——本文作者注)高下色,分七青、八黄、九紫、十赤。登试金石上(此石广信郡河中甚多,大者如斗,小者如拳,入鹅汤中一煮,光黑如漆——原注),立见分明。

 

黄金在试金石上划一划,就会留下一道痕。从痕迹的颜色可以判断黄金的纯度。“七青、八黄、九紫、十赤”,也就是说,足金会留下赤色的痕迹。如果你的结婚戒指只留下黄色或者青色,那就要怒斥你的先生了。

试金石历史悠久,你可以在五千年前的印度河文明出土文物中找到它。而欧洲的试金石则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在多种欧洲语言中,试金石同样有本义和喻义。英语最著名的隐喻,是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在喜剧《皆大欢喜》中创造的。剧中有个角色叫试金石(Touchstone)。他是真正的傻瓜还是大智若愚,则见仁见智。威廉·赫兹里特(William Hazlitt)就非常欣赏这个角色,称他为“古代犬儒学派哲学家和现代小丑的混合”。

莎士比亚给他取“试金石”这个名字,也是非常耐人寻味的。试金石的“疯言疯语”(如,“更遗憾的是,蠢人不准用聪明话说出聪明人所做的蠢事”,第一幕,第二场)确实像试金石一样,检验那些人们视之为理所当然的观念。同时也似乎有警醒俗人之意:人生如此短暂,何必太执著。

可是,人们始终太执著,对观念、对习惯、对名誉、对金钱……我忽然想到,金子其实也是试金石——从一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整个内质。

 



2024年5月2日

环游

  

1873年,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出版小说《八十日环游世界》。书中所载的地理知识和各地风土人情,大都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肯定比今天的“百度地图”精准)。如果读者把它当作旅游指南使用,跟随主人公菲利亚斯·福格的步伐环游世界,我相信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有个条件一定要具备,就是,你得拥有一笔可观的财产。

1956年,英国导演迈克尔·安德森(Michael Anderson)把凡尔纳的这部小说搬上大银幕,由大卫·尼文饰演福格先生、康丁法拉斯饰演万事通。电影叫好叫座,不但票房大收,还得到自命清高的奥斯卡授予包括最佳电影奖在内的五个大奖。

电影中有个“跑龙套”的小角色——可能没有多少观众会留意——那个将万事通推荐给福格的伦敦就业机构经理,他是诺埃尔·科沃德(Noël Coward)友情客串的。

科沃德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以创作高度精练的社会风俗喜剧而闻名。除了创作剧本,他还是一名出色的作曲家,通俗歌曲 Mad Dogs and Englishmen(疯狗与英国人)便是他的大手笔。这首歌在1931年的纽约首演,由贝亚特丽丝·莉莉演唱。莉莉也在电影《八十日环游世界》中登场。跟科沃德一样,她饰演的也是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

1970年,科沃德被英女王封为爵士,以表彰他对文化事业的贡献。同年,英国摇滚歌手乔·科克(Joe Cocker)发行一张现场演唱专辑,唱片名叫 Mad Dogs and Englishmen,以此向科沃德致敬。

科克的专辑内有一首叫 Space Captain(太空队长)的歌曲,开头的两句歌词是这样的:

 

Once I was traveling across the sky

This lovely planet caught my eye

(我曾在穿越天空的时候,被这个可爱星球吸引住)

 

这首歌没有引起特别大的反响,除了那个叫托尼·惠勒(Tony Wheeler)的年轻人。他爱这首歌爱得发疯,还无意中制造了一个小笑话:在第一次听的时候,他把上述歌词中的“lovely planet”错听成“lonely planet”。啊,可爱星球变孤独星球了。

1972年,惠勒辞去在克莱斯勒集团的那份令人羡慕的好工作,与新婚妻子莫琳用极为有限的储蓄游历欧洲和亚洲。翌年,他们将经验写成一系列旅游指南,并为它创立一个品牌,名称……将错就错,就叫 Lonely Planet

如今,《孤独星球》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一旅游指南,市场占有率达25%。带着它们,你就可以用最少的金钱得到最佳的旅游体验,环游世界也变得很轻松,不再像19世纪的人,必须具备凡尔纳的知识和福格的财力了。

 

Joe Cocker - Mad Dogs & Englishmen - Space Cap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