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

克鲁采奏鸣曲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A大调第9小提琴奏鸣曲》(作品47号),别称《克鲁采奏鸣曲》,一向被乐评人认为是很难理解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甚至可以说,除了贝多芬本人之外,透彻了解并完美演绎的人,历史上恐怕只有一个。这个人就是乔治·布里奇陶亚(George Bridgetower),与贝多芬同时代的英国小提琴家。事实上,这部作品是贝多芬为他而作的。按其本意,别称应该叫“布里奇陶亚奏鸣曲”才对。然而……

我们从头说起。事情发生在1803年。

德累斯顿的音乐会圆满结束之后,布里奇陶亚来到维也纳。在这里,他认识了贝多芬。尽管两人相差八岁(其时布里奇陶亚24岁,贝多芬32岁),却因音乐理念而惺惺相惜,一见如故,立即成为形影不离的至交。

“布里奇陶亚奏鸣曲”无疑是友谊的象征——贝多芬特意为两人联袂登台而创作的。这部小提琴奏鸣曲只由两件乐器完成:布里奇陶亚拉小提琴,贝多芬弹钢琴。同时,贝多芬把思想中最深邃的部分灌注到作品中。这样做,或多或少有考验对方的意图:朋友,让我看看你的实力吧。问题是,贝多芬过于追求完美,以至几乎错过了时间,到音乐会开始之前的那一刻,才把乐谱交到布里奇陶亚的手上。如果那人不是天才小提琴家,如果这部不是惊世杰作,恐怕这场首演就要泡汤了。

作曲家可以把作品写入史册,演奏家却无法将技巧留在人间。唉,如果托马斯·爱迪生提早一两个世纪发明留声机的话,我们就可以领略神童莫扎特、帕格尼尼、李斯特等演奏大师的风采,也可以看看贝多芬和布里奇陶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

布里奇陶亚虽然创造力平平,却有惊人的领悟力和演奏技巧。他在极短时间内读懂了乐谱,然后在没有彩排的情况下,与贝多芬配合得天衣无缝。没有一个传记作家能够记下他们在演奏中的心理活动,不过我们不难猜测:一个惊呼“天才之作!”另一个赞叹“神乎其技!”

既然有高山流水般的默契,为什么“布里奇陶亚奏鸣曲”又会变成“克鲁采奏鸣曲”的呢?克鲁采又是什么人?

众所周知,艺术家往往是个性非常独特的人。而个性非常独特的人往往是很难相处的。贝多芬尤以脾气暴躁闻名,布里奇陶亚恐怕也不相上下。某个夜晚,又一次成功合作之后,两人举杯欢庆。也许喝得有点过了头,布里奇陶亚竟然对身边一位漂亮的女士说出教绅士所不齿的言辞(说白一点,是挑逗。以今天的说法,是性骚扰)。而这位女士正是贝多芬暗恋多时的对象……贝多芬即刻火冒三丈,布里奇陶亚也不甘示弱,两个火药桶一碰撞,场面可想而知。从此,两人老死不相往来。

第二天,贝多芬“收回”那部小提琴奏鸣曲,改为送给他的另一个小提琴家朋友,法国人鲁道夫·克鲁采(Rodolphe Kreutzer)。

克鲁采在当时的名气非常大,除了演奏小提琴,也是著名的歌剧作家,而且贵为巴黎歌剧团的团长。他是在1798年随法国大使出访维也纳时与贝多芬认识的。可是,对贝多芬的突然馈赠,克鲁采却表现出不太领情的样子。他以乐曲“极端难以理解”为由,终其一生没有公开演奏过,哪怕一次。

有理由相信,克鲁采不是谦虚。或者真的不理解乐曲,因为他更加不理解贝多芬其人。当然,以他的角度,他只是不屑去理解罢了。虽然与贝多芬长久保持友谊,但是在背后却多次指摘其故弄玄虚、言过其实。可怜的贝多芬不知道这位朋友对自己的真实看法。这么珍贵的礼物被束诸高阁,他有没有产生过“所托非人”的悔意呢?每次脑海中漂过这部奏鸣曲的音符的时候,他有没有想起那位故人呢?

那次冲突之后,布里奇陶亚辗转回到英国,继续演奏和授课。他也不会再演奏《克鲁采奏鸣曲》了。但是,贝多芬送给他的音叉,却一直陪伴他走到生命的尽头(现藏于大英图书馆)。

在《克鲁采奏鸣曲》第三乐章的结尾部分,你可以感受到作曲家的喜悦之情,这是遇见知音的喜悦之情。二百年来,这份美好、真挚的感情,又令多少人忍不住扼腕叹息?我相信,如果其中一方主动伸出和解之手,另一方肯定会给予热情的拥抱。只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这不是俗人所理解的颜面,而是艺术家的自我放逐。那么,如果有第三方穿针引线,他们也很有可能冰释前嫌,和好如初。很可惜,历史总缺少这样的人。

当我的音响读出最后一个音位,CD落寞地空转了一圈。剩下是,漫长的遗憾。

 

youtube: ベートーヴェン クロイツェルソナタ Kreutzer Sonata Beetho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