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

瓶中船

  

不知道是不是贵州茅台首先推出瓶中船白酒,然后很多中国白酒厂家争相仿效,并美其名曰“一帆风顺”。

对于名称,中国人向来特别注重“三头”(彩头、意头、兆头,简称“三头”)。姑置勿论中国酒有多少是用食用酒精勾兑出来的,“一帆风顺”这酒名和酒瓶,肯定能够满足他们的胃口。然而,泡浸在酒水中的船只,只有一种解读,那就是“沉船”……啊,当我没说过。

博古架上有“一帆风顺”酒瓶的家居,肯定不是少数。这种所谓的瓶中船其实是机器制造出来的,一次成型。在我看来,它们是垃圾。

小时候我在同学家中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瓶中船,感到十分吃惊。模型船是怎么通过狭窄的瓶口进入瓶子里的呢?同学的父亲说,那是亲戚从外国带回来的礼物,他也不知道是怎样做出来的。我当时只想出一种可能性,就是先有模型船,再围绕着船做玻璃瓶。

我想多了。最正宗的瓶中船的确是通过瓶口进入瓶身的。它的灵感来自18世纪中叶的欧洲修道院。不过,修士们最先做的不是瓶中船,而是“瓶中人”——将圣经人物安放在玻璃瓶中,作装饰之用。

“瓶中人”的方法很简单,但是制作过程却相当艰辛。大致上有三个工序:首先,制作人物模型;然后将模型分拆成可以通过瓶口的若干部件;最后,用长镊子和黏合剂在瓶子里重新组合。

瓶中船也是用类似的方法制造出来的,如果设计巧妙,还可以更简单(如下图)。令神职人员不太高兴的是,船只比圣经人物更受欢迎。瓶中船成为19世纪欧洲家居一种颇为常见的摆件。

但凡(乍看之下)不可能的事物,都充满神秘感,并有难以抗拒的魔力。它仿佛是不害人的斯芬克斯,向凡人发出智力挑战。跟魔术一样,观众总想发现真相,而魔术师则千方百计守护机密。“船是怎样走进瓶子里的?”听到这样的问题,工匠一定会感到很得意。

很可惜,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瓶中船不再是谜题。“船是怎样走进瓶子里的?”如果有小孩发问,大人的回答极有可能是“这是机器做出来”。

是的,机器什么都可以做出来,除了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