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看过《雨中曲》(Singing in the Rain,1952)的人,都会对主角兼导演吉因·凯利(Gene Kelly)有深刻的印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部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却没有给奥斯卡评委们留下一星半点好印象。看来,这个世界上只要有评委会的存在,就有可能出现马悦然式的昏聩。
有趣的是,在《雨中曲》之前一年上画的水平稍次的《花都舞影》(又名《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1951),却意外地得到奥斯卡六个奖项。哦,这样的标准,叫我等批评家怎么批评呢?
《花都舞影》,虽说不及《雨中曲》,也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歌舞片。就如同所有歌舞片一样,剧情退到了次要的位置,它只是一条链带,连接每一场精彩的歌舞。歌舞音乐出自美国爵士时代的天才作曲家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格什温的音乐配以花都巴黎的浮华美景,相得益彰。
影片中,凯利并非一枝独秀。女主角莱丝莉·卡伦(Leslie Caron)的演出也相当出色。这位法国舞蹈演员的舞姿,可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男女主角在塞纳河畔的那一场舞蹈,浪漫得叫人屏息。
我非常欣赏导演文森特·明奈尼(Vincente Minnelli)的拍摄角度和镜头走位,总给人身临其境的动感。可惜在剪辑上有时候有点不流畅,这大概跟技术有关吧,毕竟那时候的彩色电影还处于童年阶段。又或者是在这方面不够完美的缘故,凯利才决定亲自指导下一部电影《雨中曲》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