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9日

成功的秘密

  

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是与戴尔·卡内基齐名的美国励志类畅销作家。不过在中国的书店,他的书籍则多数摆放在经济、管理类的书架上。毕竟,希尔被誉为成功学大师。而所谓的成功,在信奉拜金主义的人们眼中,自然指发达。

这位成功学大师之所以成功,突破点在1928年。这一年,希尔出版了第一部成功学著作《成功法则》(The Law of Success)。关于这本书,还有一个颇令读者和粉丝津津乐道的故事。

话说在1908年,当时在一家小型报社当记者的希尔获得一个采访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的机会。采访结束后,卡内基觉得这个年轻人是可造之才,便给他指示了一条理想之路:小伙子,你是否愿意研究美国的成功人士,找出他们成功的秘密,然后公诸于世,让所有人从中受益?如果你愿意,我会写介绍信,让你能够采访任何你想采访的人。希尔考虑了大约半分钟,然后点头。于是,凭借卡内基极具分量的介绍信,希尔拜访了亨利·福特、J·P·摩根、托马斯·爱迪生、约翰·洛克菲勒、亚历山大·贝尔、西奥多·罗斯福等100多位成功人士,再进行整理、归纳和写作,一共花费了20年时间,写成《成功法则》一书。

非常动人,也非常励志。然而,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并没有看到任何清晰的独家采访的痕迹。书上所援引的例证,似乎全部都可以在当时的报纸、杂志和书籍中查找得到。我不免怀疑,上述故事说不定是希尔本人杜撰的。

在《成功法则》的自序中,希尔只是含糊其辞。他写道:

这本书的写作先是诞生于我的想象中,受已故安德鲁·卡内基先生偶然说过的一句话的启发而写成的。

又说:

本书是我仔细研究了100多位成功人士的奋斗史之后写成的,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非同凡响的成就。就过去二十多年,我一直在搜集、整理、验证、编辑这十五个成功法则。在此过程中我得到了这些成功人士的无私帮助。

这就奇怪了,如果这本书真的出自卡内基的建议并成于其穿针引线的帮助,为什么不在书上作出明确的表示?希尔首次作出明确的表示,却是在1960年代的自传之中。为什么要拖到那个时候?理由很有可能是,1960年代,那些他声称“采访”过的名人都已经离开人世了。也就是说,就算希尔说谎,他们也不可能予以驳斥。

此外,还有一个事实支持鄙人的怀疑。那就是,《成功法则》的出版经过很不顺利,在遭到多番拒绝之后才获得出版机会。如果它真的是一部有众多名人背书的著作,出版社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卡内基的传记作者也公开质疑:没有找到任何卡内基与希尔会面的人证和物证。希尔不是某报的记者吗?他采访卡内基的内容即使没有刊登出来,也会有存底。为什么不翼而飞?

综合上述各种证据,我们或者可以作出一个惊人的推定:希尔根本没有见过卡内基,也没有走访过任何成功人士。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该否定这本书的价值。能够把那么多人物的那么多事迹写得那么明晰和流畅,并且给予很多有益于俗人的建议,作者显然也非等闲之辈。《成功法则》以及1937年出版的《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都被专业书评人评为励志类读物的经典,是实至名归的。

《成功法则》的成功也证明作者不是纸上谈兵。该书出版后的第一个受益者,贫困潦倒的中年男子拿破仑·希尔,在一夜之间变为富翁,成为劳斯莱斯车主。可喜可贺。

读到这里,你心中可能还有一个问题没有找到答案。那我就试着解答吧。业已名成利就的希尔,为什么在晚年还要杜撰他与卡内基的故事呢?或者,他希望为自己的人生再增添一层传奇色彩,就像蛋糕上的奶油、圣诞树上的彩带,就像牛顿与苹果、华盛顿与樱桃树、富兰克林与风筝的故事一样,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