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

堂吉诃德

  

在现代语言中,“堂吉诃德”一词常常用来借代那些异想天开、不设实际的梦想家。

事实上,堂吉诃德从创造出来的那一刻起,便被持续不断的笑声包围。这些笑声当中,声浪最大的自然是嘲笑。

然而在敏感的诗人和作家的眼里,却有与别不同的景象。拜伦勋爵称“《堂吉诃德》是一切故事里最伤心的故事”,夏多布里昂用“伤感的情绪”去解读堂吉诃德,屠格涅夫认为堂吉诃德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海涅甚至读得潸然泪下……

根据作者米格尔·德·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的自白,创作《堂吉诃德》的初衷非常简单,出于对当时泛滥成灾的骑士小说的不满,他要以一个滑稽可笑的形象扫荡一切荒诞的骑士文学。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堂吉诃德有作者的影子,他以自嘲的方式倾吐世界对他的不公。

塞万提斯出生在马德里附近一个破落贵族家庭,对于他的教育程度我们一无所知,似乎没有进过大学,但是在耶稣会学校读过大量书籍。

青年时期,塞万提斯触犯法律(极有可能是伤人罪),畏罪潜逃到意大利。在那里,他参加了神圣同盟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并帮助军队取得胜利,保住基督徒在地中海的利益。塞万提斯英勇作战,英勇负伤:左手终身残疾。更不幸的是,他在乘船返回西班牙途中,遭遇柏柏尔海盗,被掳到阿尔及尔当了五年奴隶,直到1580年才被家人赎回。其年,他33岁。

回国后,塞万提斯依靠文职工作和写作糊口,但是始终未能摆脱贫困潦倒的境况。到1597年,52岁的他因为帐目问题被关进监狱。

年老、伤病、贫苦,现在还失去自由,那种凄凉可想而知。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现实处处碰壁,落得个惨淡的下场,凄凉之中又有几分可笑。《堂吉诃德》的腹稿就在狱中产生。而作者本人,不就是现实版的堂吉诃德吗?

出狱后,塞万提斯奋笔疾书,《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在1605年问世,十年后出版续集。这部著作出人意料地大受欢迎,疯狂的笑声席卷整个欧洲。笑吧,嘲笑吧,尽情嘲笑这个头脑发热的傻瓜吧!我们仿佛听到塞万提斯这样说。只有敏感的诗人和作家读出作者的悲伤,看穿作者的意图,这其实是一部用笑声写成的伟大悲剧。

《堂吉诃德》的成功纾缓了塞万提斯的财政压力,同时也给他带来新的苦恼。冒牌货和翻版大量涌现,加上被他讽刺的骑士小说作家疯狂反击,使塞万提斯疲于奔命,最终积劳成疾,于1616422日病逝。后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将这个日期推迟一天,好让塞万提斯与莎士比亚在同一天去世。以讹传讹,今天仍然有很多人重复这个“文坛佳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