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英汉译文搞混“王”与“皇”。当然,标准英汉词典将“king”标示为“国王”,而“emperor”是“皇帝”,一般不会出问题。不过,当遇到“dynasty”、“royal”、“crown”、“palace”等词语就有麻烦了,究竟是“王朝”还是“皇朝”、“王家”还是“皇家”、“王冠”还是“皇冠”、“王宫”还是“皇宫”?
粗略梳理一下,在欧洲历史里,基本上只有罗马帝国及与之有关系的君主才译作皇帝,其他的如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瑞典等等,都是王国,她们的君主叫王。与之相对应的,应该是王室、王宫、王家花园,而不是皇室、皇宫、皇家花园。
也有特殊情况。例如英国自维多利亚女王开始,殖民地遍布地球,联合王国又成大英帝国。故此维多利亚和伊丽莎白二世既是女王又是女皇。
又如,法国过去也是王国,路易十四自称太阳王。但拿破仑是例外,他自我加冕为皇帝,不是法国皇帝,而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你也许会问,俄国大佬沙皇是真的皇帝还是错译?答案是,两者皆是。首先,莫斯科大公是东罗马帝国皇室的旁支,在拜占庭被野蛮的奥斯曼攻陷,东罗马帝国宣告灭亡之后,这位大公便顺理成章(或自认为顺理成章)继承了皇位。这跟北宋灭亡后宋钦宗赵桓的九弟赵构在南京称帝,声称延续大宋命脉差不多。而在俄语中,皇帝是“tsar”,读作“沙”。中文译成沙皇,是采用了音译加意译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奇译法。
顺道说说中国的情况。中国最早的君主是所谓的“三皇”,然后是所谓的“五帝”。皇显然高于帝,而帝之后又是再低一等的王。王在春秋战国泛滥,只要是诸侯都公开或暗中称王,导致贬值。所以秦王嬴政一统天下之后,就不屑再叫王了。他挖空心思,重新设计,将先前的“皇”和“帝”结合,创造“皇帝”一词。从此,“皇帝”便成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直到武昌的枪声响起。只是,枪声响起后,依然有人开历史倒车……别误会,我是说张勋和袁世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