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日

“历史虚无主义”

 

一段时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尤其是政治思潮在一些领域沉渣泛起,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人民网,2017.7

 

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21.2

 

 

“历史虚无主义”这个荒诞无稽的“术语”——或者叫黑话更合适——近年在中国社会的曝光率有点高,主要是别有用心且不学无术的上层用于吓唬愚昧无知且人云亦云的下层。无论上层还是下层,他们既不读历史,也不懂“主义”,才会对这个不折不扣的病语照单全收。

要解析“历史虚无主义”,须从虚无主义开始。你也许知道,“虚无主义”这个术语并非由哲学家创造的。它出自俄国小说家伊凡·屠格涅夫的《父与子》。让我们翻开这部长篇小说,看看原文是怎么解释虚无主义的。

在以下这一幕里,儿子阿卡迪跟父亲尼科莱·彼得罗维奇以及伯父帕维尔·彼得罗维奇说起他的好友巴扎罗夫。

 

“巴扎罗夫?”阿卡迪微微一笑,“您想我告诉您他实际上是个什么人吗,伯父?”

“请讲,我的侄子。”

“巴扎罗夫是一个虚无主义者。”

“一个什么?”尼科莱·彼得罗维奇问道。与此同时,他哥哥中止了手上的动作,那把抹黄油的小刀连同一小块黄油定在半空。

“他是一个虚无主义者。”阿卡迪重复一遍。

“虚无主义者,”尼科莱·彼得罗维奇说,“我猜,它来自拉丁文‘nihil’,‘无’的意思。这个词一定是指一个人……什么都不认同。”

“啊,什么都不尊敬。”帕维尔·彼得罗维奇插入一句之后,重新对付他的黄油。

“他是用批判的目光看待一切,”阿卡迪纠正道。

“那不是一样吗?”帕维尔·彼得罗维奇问。

“不一样,虚无主义者是不把任何原则当一回事,完全不思量它尊不尊敬。”

 

简单地说,虚无主义就是否定一切。以小说中的虚无主义者巴扎罗夫为例,他既否定沙皇所代表的制度和传统价值,也否定自由派所鼓吹的解放和民主思想。虚无主义者的世界观,就像屠格涅夫的另一部长篇小说《烟》所用的比喻:世事如烟,虚无缥缈。

现在问题来了,虚无主义是否定一切的,自然也不把历史当一回事,那么,又何来所谓的“历史虚无主义”?这黑话就像中国人制造的其它山寨产品一样,实在令人啼笑皆非。打个比方,我们说一个人缺席,毫无疑问是指他的整个人体都不在场,假如有人煞有介事地问输精管缺席还是十二指肠缺席……那不是很荒诞、很搞笑吗?

面对诸如此类的中国式黑话,人们最应该做到的,是发扬虚无主义精神:全盘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