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8日

画僧

  

出身于武士家庭的小田等杨年幼就被送到当地的宝福寺(在今天的冈山县)出家,但是他不爱诵经,只爱画画。

这名小和尚偷偷地拿走师父的笔墨,到处涂鸦,寺院内外墙壁全都画满了画。结果当然是遭受重罚。他被牢牢绑在大殿的柱子上,不得动弹,也不许吃饭。小孩子的自然反应是哭,哭呀哭,哭出一地泪水之后就不哭了,因为爱画之心又再苏醒过来。他用小脚丫蘸眼泪作画,画了一只大老鼠。师父看见后吓了一跳,连忙操起扫帚打过去……天啊,原来是画!竟然如此逼真!师父意识到,眼前这个小孩将来必定会成为大画家,便推荐他到京都的相国寺。当时的相国寺都管,正是著名的水墨画家天章周文。

等杨从周文学习画法,又从著名禅师春林周藤学习佛法。到40岁的时候,他已经是名满日本的画僧。不过,要求完美的他仍然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他有一个梦想,希望到水墨画的故乡中国去,向那里的名画师请教。

等杨试图寻求幕府的支持,以跟随遣明船到中国去。可是,当时日本正处于室町幕府晚期,农民暴乱此起彼伏,幕府无暇他顾。况且遣明船花费巨大,即便是在安定时期,也只能平均十年派出一次。

等杨失望地离开京都,独自来到本州西部的山口市,想从这里西渡。在这里,他得到地方强豪大内氏的庇护,建立云谷庵,并开始使用“雪舟”这个名字。他也许没有想到,此“Sesshu”之名将出现在世界一流艺术家的名单上。在大内氏的支持下,幕府终于在1468年再次派出遣明船,雪舟的梦想终可实现。

雪舟在宁波登陆,借宿天童寺。然后开始四处游历和拜访。可是,雪舟访遍所有著名画院,也始终找不到可以拜师学艺的人。日本近代汉学家内藤湖南以高手都在民间为中国画家圆场,然而事实却是,中国水墨画经历过南宋和元代的高峰期之后,在明朝急速下坡。虽有唐伯虎、文征明、仇英这几个回光返照式的吴门画派画家,可惜他们在雪舟游历中国期间尚未出生。当时最好的画家叫沈周,是吴门画派的先驱,水准不在雪舟之下,只是两人风格迥异,难以交流。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雪舟便以大自然和古画为师。历史不乏风云际会的例子,这位东瀛画圣便是其中之一。由于元朝不用南人,文人雅士都聚集到山水秀丽的江南,舞文弄墨,自得其乐。南宋优秀的画作亦随之源源流入。江南成了一个聚宝盆。雪舟看到许多南宋名画家的真迹,例如马远、夏圭、李唐、梁楷、钱选等,获益良多。他在技法上集众家所长,在旨趣上力求自然与禅意融合,逐渐形成其独特的画风。在此期间,雪舟画出不少优秀作品,名声远扬,直抵京城。

明宪宗看了雪舟的画,非常欣赏,特意召见他,给予丰厚赏赐。但是雪舟无意久留,不到两年,便返回日本,用他的独特画风画日本的山水。

雪舟在日本被尊称为画圣,他的贡献,是使日本艺术突破对中国艺术亦步亦趋的模仿,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日后改变世界的浮世绘,也是从这条路走出来的。

 

 


『秋冬山水図』(冬景図)

2025年10月7日

失音

  

20131月,唱片零售巨人 HMV 申请破产。这家有92年历史的老字号,终于敌不过互联网的汹涌潮流,葬身商海。实在令人不胜唏嘘。可以说,HMV92年历史,同时也是世界唱片业的兴衰史。

1921年,英国留声机公司在伦敦牛津街开设第一间零售店,名字叫 His Master’s Voice,简称 HMV。由著名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揭幕。

之后,HMV 经历了留声机、黑胶唱机、卡式录音机、CD 唱机和 MD 唱机的发展,业绩在199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分布世界各地的分店超过300间,成为全球最大的唱片连锁店。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互联网普及,整个唱片业(包括唱片公司、唱片零售商、音乐电视、歌手等等)急速走下坡。500年前就指出“劣币驱逐良币”的托马斯·格雷欣又一次不幸言中。

新世纪的人们,不求质量,只求数量,整天泡在海量下载的 MP3 之中摇头晃脑,唱片先被束之高阁,后被彻底遗忘。

HMV 苦苦支撑了十年,最终被巨额债务压垮,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记得我第一次走进位于香港尖沙咀的 HMV,就像走进大观园一样。天啊,哪里是 CD店?简直是音乐的博物馆。五层楼全是 CD,形形色色,林林总总。无论多古老、多另类的 CD 都能找得到。那时候的兴奋和激动,恐怕以后都不会再体验了。呜呼,人类所谓的进步,难道就是焚琴煮鹤吗?

无可奈何花落去。唉,无可奈何之余,也只能报以一声失音的叹息。

 

后记:

20134月破产的 HMV Hilco Capital 收购,20192月再被 Sunrise Records 收购,目前仍在苦苦支撑。

 

 



2025年10月6日

谈相处之道

  

“什么?”一看到这个标题,一定有人会从座位上弹起来,“一个长年隐居的怪人,竟然学人家谈什么相处之道?”

的确,在人们的观念里,相处之道,应该由金婚以上级别的夫妇笑不拢嘴金牙闪闪地谈,或者由赤身裸体的哥们俩互搭肩膀基情四射地谈。

呜呼,人们都中了模式的毒!就拿壮阳药为例吧,壮阳药的装潢一般都有至少一个年轻力壮铆足劲儿的肌肉男。其实,一个驼背、鸡胸、罗圈腿、面黄肌瘦、手攥壮阳药、嘴角裂出猥琐的淫笑的小男人,效果会强百倍……哎呀,我又无意中给别人支招儿了。如果哪个厂家因此而发达的话,记得送我几箱产品作谢礼哦。

咳!所以,一个长年隐居的怪人,谈相处之道谈得更好也说不定。那我就开始吧。

据说,兴趣相近而性格互补是情侣的最佳形态。这是大家认同的公式,貌似很有道理。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兴趣相近的人自然而然会走在一起,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性格互补,俗语又说,“一山不容二虎”,在同一屋檐下,倘若两人都是脾气暴戾之徒,那后果必定不堪设想。一刚一柔就不会有流血事件了。

然而吉田兼好在《徒然草》中告诫自己:要远离精力旺盛的人,否则会被拖垮。本人表示极度赞同。像我这样一个体质虚弱的人,要是经常被精力旺盛的人拉去参加各种活动,不出三天一定呜呼哀哉。所以对我来说,无论情侣、朋友还是亲人,只有兴趣相近而性格也相近者才可和平地、安全地相处。

问题是,兴趣可以培养,但是性格……一个成年人,其性格已经没有多少可塑性。那么,上面所谈的相处之道就根本不是什么道。相处,根本没有任何方法,它只是一种碰运气的游戏而已。如果合得来,即使擦枪走火也能和好;如果不合得来,一再忍让还是无法合欢。

俗语再次登场说,“合则来,不合则散”,人生要经历无数次相遇与分离,才走到终点。所以非冷血的人相信天堂,含笑说再见,总比含泪说永别好。

读到这里,那些想学习相处之道的人一定很失望吧。毕竟,我是一个长年隐居的怪人……

 

 



2025年10月5日

最喜欢什么

  

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你最喜欢什么植物?你最喜欢什么恐龙?你最喜欢哪个体育明星?你最喜欢……

小时候,总是会询问同学和玩伴“你最喜欢什么”这种简单而直接的问题,然后作出最真挚的交流。“我最喜欢猫,你呢?”

有时候,还会一块儿玩角色扮演游戏,各自扮演最喜欢的动物。我最喜欢猫,所以我是猫。玩过斗兽棋的人都知道,猫十分弱小,只能够干掉老鼠。可是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没有人扮演老鼠,猫便成为最任人鱼肉的棋子,老被狮子、老虎、大象等巨兽欺负,处境非常不妙。为了扭转局面,我建议大伙儿扮演自己最喜欢的植物。我当时最喜欢仙人掌,哈哈,那就一定没人敢碰我了吧。不过他们却对扮演植物不感兴趣,大概是因为植物不会动的缘故吧。我始终未能成为仙人掌,真可惜。

渐渐地,我发现很多人都不再谈论“最喜欢什么”了,取而代之的是“随便”、“OK啦”、“都不错”,诸如此类。这是否就是被社会磨去棱角的一种表现呢?奇怪的是,这种表现,却反而得到“成熟稳重”的称赞。我倒觉得,这只不过是一个没有选择权的小孩的一种消极的、幼稚的反应罢了。就好比:

“小明最喜欢吃什么?妈妈买给你。”

“我最喜欢雪糕!”

“天气冷吃雪糕会拉肚子的。不行。”

“我喜欢鸡腿!”

“鸡腿有激素,不能吃。”

“我要薯条!”

“吃薯条会上火的。不行。”

“……”

“吃香蕉吧,香蕉有益。”

“……”

下一次,

“小明最喜欢吃什么?妈妈买给你。”

“随便。”

 



2025年10月4日

不结盟运动

  

不关心政治的人,总是以政治十分沉闷为理由。其实政治一点都不沉闷,无论历史还是时事,都有很多令人捧腹的笑料。而笑料制造者,正是那些不苟言笑的政客。

近现代最好笑的笑话,莫过于不结盟运动。19544月,29个亚非第三世界国家的304名代表在印尼的万隆鸠集,开第一次亚非会议,史称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首先谩骂美帝和苏修两个超级大国过于强大,接着指责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这些攻守同盟缔约国在撕裂世界,最后确立所谓的万隆精神。

简而言之,万隆精神可分裂为两个精神,第一个是重申它们永不结盟,第二个是提出它们应该结盟。1961年,在万隆精神的基础上,标榜自己不结盟的国家正式结盟,不结盟运动组织从此成立。这真是世界政治上最大的悖论和笑话。

搞运动不甘后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不会错过这场运动,哦,它还想领导这场运动,成为第三世界的领袖呢。于是,精通阴谋诡计的周恩来亲自出马,志在必得。然而事与愿违,会议第一天,老周便腹背受敌。对内进行宗教迫害、对外不断输出革命,这些最令亚非兄弟们恼火。结果,领袖当不成,成员也当不成,倘若换作老毛,他一定掀桌布。但是老周毕竟是老狐狸,他以一篇低声下气“求同存异”的演讲,乞得观察员的身份。事实证明,老周的权术相当成功,亚非拉兄弟在1971年帮助这个观察员鸠占联合国席位。

冷战结束后,已经失去意义的不结盟运动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他们决定将笑话闹下去,并且闹得比以往更加荒诞可笑。发展到今天,不结盟运动已经成为规模仅次于联合国的国际政治组织,拥有120个成员国和20个观察员国。现任秘书长是臭名昭著的乌干达独裁者约韦里·穆塞韦尼。是不是很好笑?

至于中国,至今依然是观察员国。听其言观其行七十年,看来还是未能叫亚非拉兄弟完全放心啊。

 



2025年10月3日

完美的陌生人

 

入戏太深的人伤不起啊!看一部好电影可以沉醉三天,看一部烂片也会沮丧一两日。今天叫我萎靡不振的电影叫《完美的陌生人》(Perfect Stranger2007)。

虽然称作新黑色心理惊悚片,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礼貌性地惊悚一下。至于心理分析,完全是泛泛而谈,又言之无物,真如《颜氏家训》中说的“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以至我不得不作出如下刻薄的揣测:编剧者不会是看了一两本从沃尔玛书报架买来的通俗心理学读物之后,就自诩心理学翘楚,执笔写下这个剧本吧?

主角由哈利·贝瑞(Halle Berry)饰演,我们从一开始就跟随这位混血美人一起追凶,追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凶手原来就是她自己。她是该片唯一亮点。不是说她的演技有多好,而是魅力。那时候她真是魅力四射,我们完全可以忽视她那本来就应该被忽视的演技。

和贝瑞演对手戏的是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他饰演一个风流成性的百万富翁。我不知道接拍这部电影是否威利斯本人的主意,如果不是,那我建议他把经理人炒掉。就算演技了得、经验丰富,这位道貌岸然的硬汉子也是不适合扮演淫棍的呀,就如麦当娜不适合扮演朱丽叶一样,因为她浑身都散发着坏女人的气味(这里没有任何贬义)。

最后不得不提,这部烂片的票房收入竟然有7300万美元。我想,这才是“新黑色心理惊悚片”。

 



2025年10月2日

水仙月四日

  

水仙月四日,雪婆子出门了!她带着雪童子和雪狼,刮起一场震天动地的暴风雪,誓要把山林吹翻,誓要把生灵吞噬。

宫泽贤治,用清丽得有点清冷的文笔,讲述这一个简单而隽永的童话故事。

可是,作者真的是在讲故事吗?怎么我觉得,他是在绘画,用文字绘画。

这幅画的色彩十分单调……哦不,也许没有什么色彩,因为它的主色调是白色,漫山遍野的白色,漫无边际的白色,到处白茫茫一片,有生命的雪婆子、雪童子和雪狼,也是白色,甚至连太阳,喷出的也是“刺眼的白火”。

在不可一世的主色调下,天空曾经呈现过短暂的黯然的蓝色,那是在雪婆子到来之前,无足轻重。唯一能够与白色抗衡的,是红色。雪狼若隐若现的红舌头、槲寄生细小晶莹的红果子,以及雪地上裹着红毯子的小孩……这真是一幅静美的画,就像安藤广重浮世绘中的东海道雪景。

然而,雪婆子来了,她要用冷锋割破这幅美丽的画,她要用冰灵柩埋葬格格不入的红毯子。

“下呀!呼,今天是水仙月四日。呼,呼呼……”

霎时间,画面变得十分冷峻,线条在凌乱之中透出杀气,就像雪舟等杨那些表现大自然威力的水墨画一样。

眼看,小孩要冻僵在暴风雪里,命若悬丝,那条孤立无援的红毯子,像风中残烛。可是他不知道,而且永远也不知道,其中一个雪童子在暗中竭力保护他。

雪婆子走后,画面又发生变化。“玫瑰色的阳光洒满大地”。那个雪童子,喊醒裹在红毯子里的小孩,然后向后面的山丘跑去,身后掀起了一道雪烟……真像狩野派那些充满活力的屏风绘啊。

故事的结局令人莞尔一笑,然而那构图、那色彩,却久久盘桓在读者的心头,叫人不住地赞叹。

 



2025年10月1日

巴士站

  

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在电影《巴士站》(Bus Stop1956)之中再次探索爱情真谛。

依然是俊男美女的爱情故事。由唐·默里(Don Murray)饰演的未见过世面的蒙大拿牛仔波(Bo),第一次离开故乡到大城市凤凰城参加牛仔大赛,巧遇梦露饰演的酒吧歌女雪莉(Cherie),一见钟情。与波的情况完全相反,雪莉有丰富的恋爱经验,只是寻寻觅觅,始终遇不到真正所爱。

可是,波的追求方式太蛮横无理,他竟然将女人看作小牛,以为可以用粗犷的力量将她驯服。殊不知这样只会产生反效果,迫使雪莉四处躲避。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一个巴士休息站,粗鲁的牛仔跟人打架被揍之后,幡然醒悟,学会了温柔,最终打动美人的芳心。

梦露和默里的演技一洗花瓶演员的污名。尤其是梦露,实在令人惊艳。导演约书亚·罗根(Joshua Logan)将多年的百老汇舞台经验运用得当,使情节明快而流畅(但是,除此之外似乎并无其它过人之处)。

《巴士站》在当年得到不少大奖,除了演员和导演的功劳之外,意味深长的主题也是关键之一。主题是冲突与融合。

农村与城市的冲突——淳朴与纷繁、野蛮与文明、闭塞与开放;两性之间的冲突——男人对女人的欲望与女人对男人的期望、成功与失败、占有与付出……种种冲突,最终都能融合。但是融合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它要求牺牲和改变。这是电影要带出的信息。

20世纪50年代,一股新的文化思潮已经萌芽,并且开始冲击西方人的传统价值观念。能够抓住时代的脉搏,难怪这部电影会叫好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