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0日

尼采没有哭泣

  

因为人生的最后十年在疯人院度过,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便成为疯狂哲学家的代名词,甚至有人以此否定他的学说。呜呼,病魔最多是摧毁一个人的身体,那些人却要摧毁一个人的思想、人格和成就,实在比病魔还要卑鄙和邪恶。如同文森特·梵高的画和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的诗,尼采的哲学大厦在完全理智的状态下建造,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百多年来,将尼采作为病例进行分析的论文数之不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Irvin D. Yalom)倒是另辟蹊径,写成一部小说《当尼采哭泣》(When Nietzsche Wept)。小说在1992年出版,旋即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其后又被拍成电影。一言以蔽之,他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小说里很多人物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比如另一个主人公、心理医生约瑟夫·布罗伊尔(Josef Breuer)是精神分析学的先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导师。弗洛伊德也不时登场,是比较重要的男配角。而实际上,尼采与布罗伊尔的人生轨迹并无任何交点。

可以说,布罗伊尔对尼采的剖析过程和结论,正是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为什么以小说的体裁出现,而不是学术论文?鄙人无意猜度作者的动机,只能说这一招十分高明。它既避免不必要的学派之争,又可增加读者的数量(同时增加自己的收入)。

不过,正如鄙人之前所主张的那样,从历史取材必须十分小心,不应该改变历史人物的本质。狂妄的尼采也许有脆弱的时候,也许会在夜阑人静的时候放声大哭。可是,重申一遍,他在进入疯人院之前是百分之百的正常人,除非在其时其地对他本人进行科学诊检,否则没有人有资格断定他有精神和心理问题。更何况很多分析都是穿凿的。

不管读者如何多,不管书评如何好,说实话,这本书我读得很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