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

焚坑事业要商量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对于晚唐诗人章碣的《焚书坑》,鄙人曾经写道:“历代统治者却偏偏不读这首诗,又或者读过却偏偏不信。如是者,二千多年,坑灰不绝。”无疑,绝大多数统治者属于前者,极少数属于后者。毛泽东是极少数之一,相传还三度手书,只是对诗中观点持激烈的反对立场。他的七言律诗《读<封建论>呈郭老》是一次总结,也是一次清算。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这首诗作于197385日,据说由毛泽东口授,江青执笔,再派人送到郭沫若(也就是题中的“郭老”)的家中。老毛虽然对老郭说,“焚坑事业要商量”,但是稍稍懂得中国式人情世故的人都听得出,哪里是商量的语气?“十批不是好文章”,宝刀已经出鞘,直指郭沫若的著作,还有头颅。

仅仅是一笔陈年旧账。被批为“不是好文章”的“十批”,指郭沫若出版于1945年的《十批判书》。该书由十篇历史论文组成,集中体现“崇儒反法”的思想。作者先批判秦始皇“极端专制,不让人民有说话的余地”,将“六国的奴隶主和已经解放了的人民,又整个化为了奴隶”,然后标榜自己跟孔子一样,属于“人民本位主义”,始终“站在代表人民利益方面”。

与郭沫若相反,毛泽东是尊崇秦始皇嬴政的法家治国(“百代都行秦政法”)、反对孔丘的儒家思想(“孔学名高实秕糠”)。在1958年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主席就公然说:“秦始皇算什么?他只坑了四百六十八个儒,我们坑了四万六千个儒……我们与民主人士辩论过,‘你骂我们是秦始皇,不对,我们超过了秦始皇一百倍;骂我们是秦始皇,是独裁者,我们一概承认。可惜的是你们说得不够,往往要我们加以补充。’”相隔几个月,在接见埃及副总统的时候,他又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

除了“坑了四万六千个儒”之外,对古迹和文物的破坏更是罄竹难书,姑且不提。到了1973年,事情发生变化,“反孔”活动必须进一步升级。起因在两年前,写进中共党章的毛主席接班人林彪副主席死于逃往苏联途中,随即被抄家,抄出令被接班人面无人色的“571工程纪要”。这次,他不能平静地呢喃什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了,想到林彪历来崇拜孔子,遂搜集材料,准备发动另一场声势巨大的运动——“批林批孔”。现在,时机成熟了。

在所有材料中,唐人柳宗元(字子厚)写的《封建论》称赞秦始皇的政制,自然成为武器;而郭沫若的《十批判书》,内容如前文所述,自然成为箭靶。“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伟大导师教训郭老这个老糊涂,切勿从柳宗元的进步思想倒退到上古周文王的愚昧时代。

惯于看风使舵、擅长溜须拍马的御用文人郭沫若,一下子便嗅出诗中的杀气,当堂吓得屁滚尿流,吓到大病一场,住进医院。但是疾病并没有阻碍他做出跪地求饶的动作,向毛主席和“四人帮”交心,检讨书、悔过书一篇又一篇,做得肯定比《十批判书》还要用心用力。

放心好了,“天道酬勤”,郭老如此勤劳地自赎,终于成功讨得一条生路。多么励志的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