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

钻石恒久远?

  

广告界权威杂志《广告时代》在2000年将钻石商戴比尔斯(De Beers)的a diamond is forever评为20世纪最佳广告语。这个结果毫无争议,因为这句广告语不但改变了整个行业,也改变了社会风俗。

A diamond is forever”,戴比尔斯的官方中文翻译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虽然有违原文精练的风格,同时沾染一股市井俗气,但是考虑到中国消费者的奇特“品味”,你不得不认同,此不失为“佳译”。

戴比尔斯成立于1888年的伦敦,创始人是帝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塞西尔·约翰·罗德斯(Cecil John Rhodes)。这位甚至想占有月亮的政客兼商人,以非一般的贪婪闻名古今,在现代成为西方左胶和第三世界玻璃心发狂批判的对象。平心而论,他的占有欲也产生良好的客观效果。姑置勿论科技与文明,就财富而论(跟第三世界只能谈钱和食物),没有当年的开采,今日的南非黑人贪官又怎能坐享其成呢?

钻石是奢侈品,过去的消费者只局限于有钱人,市场非常狭窄。戴比尔斯秉承创始人的作风,希望买家多多益善。1938年,他们将这个难题交给费城的艾耶尔父子广告公司(N. W. Ayer & Son)。

经过调查,广告公司了解到,要增加销量,必须突破阶级界线,使非富裕阶层也愿意为之攒钱和借钱。有什么人愿意这样做呢?答案是,结婚的人。于是,他们开始推出一系列广告,将钻石与爱情连接起来。在短短的三年内,戴比尔斯的销量狂增50%。但是有一个问题他们一直未能解决,就是一句合适的广告语。直到1947年,一名女职员在睡梦中得到灵感,“a diamond is forever”正式出炉。

从科学的角度,“钻石是永恒的”是一个错误的命题。为什么人们都普遍认同这个错误呢?原因可能是其硬度。钻石的莫氏硬度为10级,是地球上最硬的天然物质。自古以来,人们都有这样的错觉,以为坚硬的东西必定长存。与此同时,每个热恋中的情人都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自己的爱情可以永久。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戴比尔斯和艾耶尔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一个逻辑上的无效论证:

因为,钻石是永恒的。而且,爱情是永恒的。所以,钻石代表爱情。

钻石代表爱情。谋略相当成功。在强大的广告宣传下,有钱也好,没钱也好,在婚礼上戴个钻石戒指,才成体统。看着笑逐颜开的新郎新娘们,笑得更开心的自然是戴比尔斯和艾耶尔了。

在此我坦白,我自小就对钻石很有好感。当然不是贪图它的价值,也对它的爱情隐喻毫不知情。喜欢钻石,纯粹因为她,莎拉·克鲁——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Frances Hodgson Burnett)的儿童小说《小公主》的主人公(因为她父亲在印度经营钻石矿,她得到“钻石公主”的称号)。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富贵还是贫穷,无论健康还是患病,这个小公主始终保持一颗钻石般高贵而晶莹的心。

钻石不是永恒,但是钻石小公主莎拉就一定能够在永恒的文艺殿堂,占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