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

艺术与道德

  

安东·毛威(Anton Mauve),19世纪荷兰现实主义画家,曾是小有名气的海牙画派领导人物。时至今日,他的名气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名气的来源,不再是他的作品,而是一个亲戚。

188112月,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带着他的习作来到海牙,希望他的表姐夫能够不吝赐教。当毛威看到文森特的静物素描后,不禁大吃一惊。“我过去一直以为你是一个白痴,”他说,“现在我必须重新看待你。”

毛威一定是在三亲六故当中听到不少有关文森特的风言风语,才会在脑中形成一个“白痴”的错误观念。所幸的是,毛威毕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艺术家,无须深入了解,仅仅通过几幅习作,便从尚算稚嫩的笔法中,预见眼前这个年轻人是一颗将会熠熠生辉的钻石。因此,他把自己的颜料、画笔和调色盘送给文森特,鼓励他尝试油画创作,还借钱帮他在海牙安顿住处和设置画室。1882年元旦,文森特正式搬到海牙,离毛威的住宅只有10分钟的路程。

在毛威定期指导下,文森特创作了第一批油画。我们从文森特绘于18828月的油画《斯赫弗宁恩的海景》可以看到毛威以及海牙画派所产生的影响。

可是,梵高与毛威的良好关系只维持了大约三个月。毛威突然之间仿佛变成另一个人,非常无礼地把文森特拒之门外,书信也一律不予回复。于是,很有可能发生过1956年好莱坞电影《渴望生活》(根据欧文·斯通同名传记小说改编,由科克·道格拉斯饰演梵高)中的那一幕:文森特强行闯进,把作品递到毛威面前,但是后者看也不看,十分不耐烦地塞给他一个石膏像叫他临摹去,跟随便用一块面包打发乞丐没有分别。文森特终于忍无可忍,把石膏像摔个粉碎……

为什么会这样?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她,一个名叫西恩的妓女。这名妓女不但带着一个年幼的女儿,还怀有身孕。文森特却与她同居,并且有结婚的打算。文森特的亲戚知道这件事之后,莫不怒目切齿。因为梵高家族自认为在荷兰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绝不容许这种伤风败俗的行为破坏家族声誉。从此,文森特到了千夫所指、众叛亲离的境地,连最亲密的弟弟提奥也以停止资助相胁迫。

和其他亲戚一样,毛威表姐夫也避之唯恐不及。在他眼中,文森特又变回一个白痴了。然而毛威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尽管他如此无情,文森特仍然尊敬和感激他。有研究人员统计过文森特的所有书信,直接或间接提及毛威共有152次,在艺术家当中仅次于让—弗朗索瓦·米勒(170次)。

毛威在18882月病逝,终年49岁。当时正在阿尔的文森特得知这个消息后,在刚完成的一幅油画《粉红色桃树》上,提上“纪念毛威”几个字。

这就是文森特。他会愤怒,会争论,会斥责,会破坏,但是纯粹的心灵却没有任何怨恨可进驻的空间,那里只有美丽的星空,只有骄傲的柏树,只有热情的向日葵……在那里,毛威永远是好人。后来对保罗·高更和加歇医生,也是如此。

同样是艺术家,毛威却把道德置于艺术之上。这实在令人遗憾,我想,如果他改行当道德家,说不定能够成为一流。讽刺的是,因为文森特,这个三流画家仍然会在历史占有一席之地。不知道毛威第一次看到文森特的静物素描的时候,有否预见这个未来。

 


View of the Sea at Scheveningen





Flowering Peach Trees, Souvenir de Mauve

2024年7月30日

金钱问题

  

If money can solve a problem, then it really isn’t a problem.

凡是金钱能够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一位外国专栏作家在引用时弄错了出处,使我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以为上述句子出自《教父》。我没有看过那部1972年上画的好莱坞经典电影,但是从道听途说得知主角(由马龙·白兰度饰演)的一些性格特点,并由此推断,从他口中说出这样的台词,跟天鹅绒一样顺滑。故此我未曾怀疑。

然而,最近经过查考,我确信这句名言在坊间较为广泛地流传的时间,应是1980年代。而首度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时间,则是1990年代中期。就跟许多俗语一样,它是集体智慧的体现,并无具体作者。

俗语说“英雄莫问出处”,好句也一样。这样精辟、隽永的好句,不必寻源讨本,其思想内容才值得玩味。

“凡是金钱能够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当中至少有三层意义。

1、金钱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2、有些问题金钱不能够解决。

3、金钱不能够解决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

那么,有什么问题是金钱不能够解决的呢?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在论及金钱时有以下名言:

 

它(指金钱)能买到食物,却买不到食欲;能买到药品,却买不到健康;能买到相识,却买不到朋友;能买到仆人,却买不到忠诚;能买到欢畅的时光,却买不到宁静和幸福。

 

易卜生指出,食欲、健康、朋友、忠诚、宁静和幸福,是金钱买不到。思忖再三,你会发现这份清单并不全面。易卜生也不是要追求全面,他只是设计一种游戏方式,并作出示范。有感触的人,可以进一步补充这份清单。通过感触、思忖和补充,你会了解,在你的生命中有什么比金钱更重要。例如,“金钱能买到伴侣,却买不到爱情”、“金钱能买到学历,却买不到智慧”、“金钱能买到艺术品,却买不到审美能力”……

现代社会,信奉拜金主义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肯定不会赞同上述见解。不过,他们的大脑结构与马克·吐温时代的奸商相比有一点点进化,再不会赤裸裸地承认“金钱是万能的”,而是作语重心长状,弹起“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就万万不能”的调子。遇到这样的人,最好不要辩驳。好比你规劝一件明显过胖的吃货“别吃太多”,他却以“不吃会死”回应你,你再说下去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是我,我会拍拍他的肩膀说:“食得是福,请加油。”

 



2024年7月29日

北部湾之谜

  

北部湾,位于中国广西之南,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西。

读书的时候,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按照中国人惯常的以中国为本位的命名规则(例如中国、东海、南海、西域等),这个海湾应该叫“南部湾”才合胃口。为什么偏偏南辕北辙,称其北部湾呢?后来才知道,其内里原来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因素。

在中华民国的地图上,完全没有北部湾这个地名。在大清国的地图上,你也找不到它。相应的位置,印着“东京湾”三个字。时至今日,东京湾——Gulf of Tonkin (或 Gulf of Tongking)依然是这个海湾的国际通用名称。

东京湾因越南首都河内而得名(东京是河内的旧称)。自不待言,此东京非日本之东京,此东京湾也非日本之东京湾。

中华民国政府羽翼未丰便学会对着地图自慰,单方面将包括东京湾在内的整个南中国海划入自己的版图,兴奋地划了所谓的“十一段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民党反动派”被“共匪”击败,龟缩台湾,再也兴奋不起来。“十一段线”随之成为“新中国”的玩物。

几乎在同一时段,越南“共匪”头头胡志明在苏联的扶植下建立北越社会主义政权(官方名称:越南民主共和国)。不久后,南越资本主义政权(官方名称:越南共和国)在美国和法国的支持下成立。越南战争随即爆发。

为了宣示主权,北越政权将东京湾改名为北越湾,又名北部湾。这个行动马上得到“同志加兄弟”的中共政权(官方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力支持。不但跟着更改中文名,慷慨的老毛还主动抹去“十一段线”中的两段,意味着把北部湾“送”给北越。

了解这段历史,你就会觉得今天把“一点不能少”喊得震天动地是多么可笑。那消失的两段线简直是两个大巴掌,也“噼啪”得震天动地。难怪有中国人的脸型和身型极像 Winnie-the-Pooh

其实,北部湾也好、南中国海也好,都不属于任何人。那里有很多珍贵的海洋生物,让它们安生吧。

 



2024年7月26日

狮子座的狮子

  

根据希腊神话,狮子座的狮子叫涅墨亚狮子(Nemean lion)。

涅墨亚狮子为堤丰与厄喀德那所生,住在阿耳戈利斯的涅墨亚山谷。父亲堤丰拥有一百个会喷火的蛇头,母亲厄喀德那半身是女人半身是蛇。这两头怪物结合而产生的后代,自然不可能是正常的生物。所以,别被涅墨亚狮子的外形欺骗,尽管看上去是一头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狮子,却暗藏不寻常的魔力。首先,它的皮毛,所有人间兵器均无法刺穿。其次,它还拥有一个聪明的脑袋,聪明到专门把年轻而美丽的女子掳走……哦,不要误会,它并不好色,只是利用她们作诱饵,引诱好色的男子走近,然后成为它的大餐。

迈锡尼国王欧律斯透斯委派给赫拉克勒斯的十二项任务的第一项,就是把涅墨亚狮子的皮剥下来。赫拉克勒斯天生神力,他采取突袭的方式,用强壮的双臂死死抱着狮子的脖子,令它窒息而亡。

虽然杀死了涅墨亚狮子,可是另一个难题又摆在面前:有什么工具可以剥下狮子的皮呢?赫拉克勒斯尽管携带着最锋利的刀和箭,依然一筹莫展。智慧女神雅典娜决定帮助他:可以用狮子的利爪……于是,赫拉克勒斯用狮子的毛皮做了一件大衣,又用狮子头做了一个头盔。从此,这位英雄便焕然一新。

众神之王宙斯罕有地动了恻隐之心,把血肉模糊的一团东西还原,安置在夜空中,成为狮子座。占星学宣称骄傲是狮子座一个主要的性格特征,可是从神话故事中我们找不到任何骄傲的理据。若说狮子座聪明,倒还合情合理。

史书上有一个相当有趣的故事,与星座无关,却与狮子和赫拉克勒斯有关。话说亚历山大大帝一天忽发奇想,决心向他的偶像赫拉克勒斯学习,与狮子搏斗。尽管全副武装——身披铠甲加手执长矛利剑,他还是差点被狮子吃掉。还好在紧急关头,几名同样全副武装的士兵上前救驾,最后合力把狮子刺死。我们从一些文物可以看到戴着狮子头盔的亚历山大大帝头像。

历史学家尽了最大的努力,特别指出给狮子最致命一击的是亚历山大大帝,但是在关键的问题上,始终没有照顾大帝的感受,竟然如实地将救驾的人数公布。人们以此为戒,再也不敢模仿赫拉克勒斯与狮子搏斗了。至于狮心王理查徒手挖狮心的“事迹”,纯系讹传,切勿轻信。

 



2024年7月25日

正宗马球衫

  

标准的马球衫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有领;二、开襟(通常带两、三粒纽扣);三、胸前有个口袋(现在多数没有口袋,代之以一个醒目的商标图案)。

男士们大都认为马球衫介乎休闲的T恤和严肃的衬衫之间,搭配容易,因此是衣柜必备之物。小弟我也有四件马球衫,只不过,没有一件是正宗的。

啊,千万不要误会,虽然淘宝暴发户歌颂冒牌货,但我是十分鄙视的。我说我的马球衫不是正宗的意思——或者有很多人不知道,马球衫其实和席梦思床垫、吉普车和妈蜜酱一样,它原本是一个品牌,由于太知名而变成同类产品的代名词。正宗马球衫,是指正式以“Polo”为注册商标的马球衫,它由拉尔夫·劳伦公司生产。

美国服装设计师拉尔夫·劳伦(Ralph Lauren)在1967年创立自己的公司,以“Polo Ralph Lauren”为商标品牌,商标图案是一个骑着小马的马球运动员。刚开始的时候只推广由他本人设计的男士马球衫,后来增加女士马球衫和儿童马球衫。不过,他的马球衫设计常常遭人诟病,因为它与法国品牌拉科斯特的网球衫有90%的相似度。

Lacoste 拉科斯特,因其鳄鱼商标而被远东某地区的住民称为“鳄鱼恤”。后来香港也出现一种很有远东特色的“鳄鱼恤”。经过一番法律较量之后,后者作出妥协,主动更改商标,现在两条鳄鱼看上去有很大的不同,总算相安无事了。拉科斯特应该庆幸,对手是香港商人而非中国大陆商人,否则这条法国鳄鱼会像美国乔丹和新百伦一样,惨遭落闸放狗,打至头破血流。

言归正传。拉科斯特是法国网球手、七次大满贯冠军雷内·拉科斯特(René Lacoste)在1933年创立的服装品牌。以鳄鱼做商标是因为他的外号叫“鳄鱼”。早在1920年代,他已因改良网球衫而震惊球坛。过去的网球衫是传统长袖衬衫,还要打领带。打起球来有多不舒服大家可想而知了。拉科斯特设计的网球衫更有利于运动,又不完全失去绅士风度,所有网球运动员自然都乐于穿着。后来,马球运动员和高尔夫球运动员都喜欢穿拉科斯特的网球衫。这也许就是拉尔夫·劳伦创立马球商标的灵感吧。

知道得多有什么好处?假如有一天你和一位美女漫步郊野,不妨将马球衫的历史娓娓道来。正一正马球衫的领子,然后用权威人士的自信告诉她,正宗马球衫是拉尔夫·劳伦马球衫,但马球衫的始创者却是拉科斯特。听到这里,她一定报以赞赏的笑容和爱慕的眼光,然后,一只温柔的玉手仿若穿过一树黄叶的秋日艳阳,轻柔地抚弄着你胸肌上的小鳄鱼……

 




2024年7月23日

领子问题

  

一旦拥有一件马球衫,你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哈姆莱特式的两难处境——“To be or not to be”,立领还是翻领?这是个问题。

这当然是个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为潮流,往往是决定性因素。

1980年代之前,穿马球衫以翻领为正统(顺便把所有纽扣都扣上)。然而,当 preppy 平地一声雷,腾空而起,时装界从此就变得很不一样了。

这个“preppy”,按字面解当然是“预备学校学生”的意思。不过,当它蜕变为一股潮流的时候,我们不妨音译为“霹雷皮士”。这样,看上去它与“嬉皮士”、“雅皮士”是一脉相承的。

带动潮流的依然是摇滚乐。随着很多新浪潮歌曲在1980年代初攀上流行榜高位,“霹雷皮士”风也如同热带风暴一样,形成并横扫西方世界(尤其是在 Duran Duran 走红之后)。年轻人纷纷效法他们的偶像,上身是立领马球衫,下身是南塔克特工装裤,脚下是深褐色真皮船鞋。整洁之中流露一点随性,斯文之中透出一丝不羁,就仿似沉静的大不列颠,以深邃的历史内涵,应对现代社会的混乱状态。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如果你穿马球衫而不把领子立起来,就会显得非常老土了。

可是,时过境迁,进入1990年代之后,预备学校学生不再受欢迎了。对马球衫领子的处理,逐渐变成个人作风问题。也就是说,你想怎样就怎样吧,悉随尊便。

我想怎样?哦,我拥有四件马球衫,是无法逃避这个两难处境的。首先声明,我跟 Adam Ant 一样,喜欢阅读历史书籍,自然也十分尊重历史。故此我回到原点,请教马球衫的设计者雷内·拉科斯特(René Lacoste)。

“鳄鱼先生,您好,请问您设计的马球衫,领子到底应该立还是翻?”

“什么马球衫?你是谁?”

1933年,七次大满贯冠军网球手拉科斯特以自己的名字“Lacoste”以及外号“鳄鱼”创立品牌,销售自己设计的网球衫(即后来的马球衫)。他曾经解释过领子的用途:在猛烈的阳光下进行比赛,可以把领子立起来,以免脖子晒伤。

这就很清楚了。出于对鳄鱼先生的尊重,鄙人穿马球衫的基本原则是,在户外把领子立起来,在室内则翻下去。

知道得多,品味又好,怎么不见温柔的玉手抚弄胸肌上的小鳄鱼呢?这也是个问题。

 



2024年7月22日

叹息桥

  

我站在威尼斯的叹息桥上,

宫殿和监狱分立两旁:

 

这是拜伦勋爵(Lord Bylon)的诗句,出自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第四章,也是全诗的最后一章。早在四年前(1812年),这部长诗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出版时,诗人是这样描述的:“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为名人。”

叹息桥,意大利原名是“Ponte dei Sospiri”。虽然意大利文“sospiri”有“叹息”之意,但是按照英国人的翻译习惯,地名通常只用音译。也就是说,英国当时的旅游指南(如果有的话)会把它称作“Sospiri Bridge”。然而拜伦勋爵以浪漫主义的气质和情怀,在诗卷上记下其不寻常的意义:“Bridge of Sighs”。叹息桥,多么凄美的名字。

得益于拜伦勋爵的神来之笔,这座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大理石桥在威尼斯的四百多座有名桥梁中脱颖而出,成为著名中之著名景点。

叹息桥建于1600年,建造者是安东尼奥·孔蒂诺。我们对此人所知不多,他并非一流建筑师,他的名气和技术主要来自他的舅父,里阿托尔桥的建造者安东尼奥·达·蓬蒂。

叹息桥是一座封闭式大理石桥,连接总督宫和新监狱。犯人先在总督宫接受审讯,如果被判有罪,就会直接押解到新监狱服刑。从总督宫到新监狱,必须经过叹息桥。犯人从桥上的两个窗户可以看到威尼斯美丽的景色。叹息桥之名就是这样产生的。一声叹息,两行热泪,这可能是生命里最后的美丽。

18世纪末,随着法兰西振臂一呼,欧洲各地的革命活动风起云涌。可是专制和守旧的力量依然强大,革命者不是浴血沙场,就是在不见天日的牢房里惨遭酷刑折磨。威尼斯的新监狱,自然不是一个人道主义的场所。

1816年,拜伦来到威尼斯。他不是以旅行者的身份,而是流亡者。在到达威尼斯之前,流亡者拜伦与好友珀西·比希·雪莱一同参观瑞士的锡雍古堡,写下不朽的长诗《锡雍的囚徒》。

 

不羁的思想中,永恒的灵魂!

自由,在地牢里光辉夺目!

 

锡雍古堡和叹息桥何其相似,日内瓦湖和威尼斯水道同样迷人。然而眼前的景象,总让人追忆往昔的辉煌。威尼斯今非昔比了。正如诗人自己,由于放纵感情而被世人放逐,从贵族到流亡者,从英国到意大利。在叹息桥上,他也许发出了一声叹息,就像一个被押解的犯人。

何以至此?因为失去自由。如何令伟大的文明焕发光彩?乘着叹息的余波,他穿过威尼斯的现在与往昔,看到雅典娜的橄榄树在爱琴海的微风中摇曳……

 



2024年7月20日

卡戎的酣眠

  

人们一度以为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是歌剧的发明者。后来方才发现,雅各布·佩里的《达佛涅》比蒙特威尔第的《俄耳甫斯》要早差不多十年。于是,人们又把这份荣耀转移到佩里头上。

依鄙人之见,把歌剧的发明视为彼时(文艺复兴晚期)、彼地(意大利)一群音乐家的集体成果,会更为合情合理。这就好比现代人所熟悉的爵士乐和摇滚乐,我们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早期的爵士乐手和摇滚歌手,却难以指出一个具体的发明者。以历史主义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

蒙特威尔第虽然不是歌剧的发明者,却是早期歌剧作曲家中最出色的一位。1607年在曼图亚首演的《俄耳甫斯》可以说是早期歌剧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突破性的作品,它为日后歌剧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俄耳甫斯》取材自希腊神话,讲述歌手俄耳甫斯只身闯入冥界意图救回被毒蛇咬死的妻子欧律狄刻。他的歌声先是驯服了地狱的守门怪兽刻耳柏洛斯,再叫复仇女神流出眼泪,冥后珀耳塞福涅最后也深受感动,准许他带回妻子,不过却警告他:在走出冥界之前不可回头看妻子一眼。遗憾的是,俄耳甫斯并没有遵从,于是再次失去妻子……

以这个神话故事为蓝本的歌剧,除了蒙特威尔第,还有路易吉·罗西、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德·格鲁克、吉安·弗朗西斯科·马利皮耶罗等人的作品,其中以格鲁克的《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最为人熟知,上演场次最多。

鄙人至今仍然无缘到歌剧院一游,只能通过剧本和CD以管窥天,故此不敢妄下雌黄。鄙人钟情蒙特威尔第的《俄耳甫斯》,也许仅仅因为其中一个场面,一个耐人寻味却为大多数人所忽略的场面。

当俄耳甫斯到达冥界入口的时候,蒙特威尔第没有按照“原著”安排三头恶狗刻耳柏洛斯在那里守候,而是让卡戎登场。卡戎是冥河的摆渡人,负责把鬼魂送入冥界,收取摆渡钱(因此有地方习俗在死人口中放一枚钱币)。由于来者不是鬼魂,卡戎拒绝渡河。俄耳甫斯只好使出他的绝技,试图用歌声打动他。俄耳甫斯的歌声可以令神祇感动、令人类倾倒、令野兽驯顺、令大自然和应,奇怪的是,却无法令卡戎满意。卡戎不但无动于衷,而且不胜其烦,最后睡着了……没错,卡戎竟然睡着了(俄耳甫斯偷走卡戎的船渡过冥河,之后剧情基本上与神话相同)。

这样的安排,显然是有寓意的吧。蒙特威尔第究竟要表达些什么?最简单的推测是,他想说明歌剧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未必为所有人接受。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测,在蒙特威尔第身处的时代(文艺复兴晚期至巴洛克初期),人文主义早期的乐观精神已经被残酷的现实冲击得分崩离析,认为高雅文化可以拯救人类,不过是一个天真的梦想。对在社会上占绝大多数的庸人、愚人来说,艺术的价值还不如一棵莴苣。卡戎在俄耳甫斯的歌声中酣然入睡,今天又有多少身穿名牌西装的人在金色音乐厅里鼾声大作呢?除了附庸风雅之辈,更多的所谓普罗大众,他们一辈子都不会进一次美术馆,不会买一张音乐CD,不会阅读一部文学著作……

蒙特威尔第借来卡戎一用,调侃一下世界,讽刺一下时代。然后,蒙特威尔第继续创作歌剧,正如俄耳甫斯继续高歌,为艺术,为自己,也为所爱的人。“你们,就继续酣眠吧。”他一定这样想。

 

Monteverdi: L'Orfeo / Act III - "Possente spirto"

2024年7月19日

清酒与烧酎

  

日本清酒在国际上越来越受欢迎。据统计,2022年清酒出口额高达475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比2013年增长453%

在国际上,清酒一般被叫作“sake”。不过,在日语中“sake”只是“酒”的读音。酒,自然是泛指所有酒精饮品。

从高加索山到上下埃及,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到黄河流域,无师自通地利用手头的水果或作物酿酒,可说是人类的一种共性。日本人的酿酒经验可以追溯到史前,然而对清酒在何时何地嬗变而成,则众说纷纭。不管怎样,清酒已经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它代表日本酒和 sake,也是当之无愧的。

稻米是日本人的主要粮食作物,清酒也是用稻米酿造而成的。根据精米步合多寡和是否添加酿造酒精,清酒可分为普通酒和特别名称酒。

精米步合,就是指米的精度。以米饭为主食的人都知道,为了追求口感,稻米的谷皮和谷胚会被不同程度地碾掉,最好只保留胚乳部分。也就是说,越精小的米饭越好吃,价格也越高。清酒也一样,精米步合在70%以下就够资格成为特殊名称酒。

特殊名称酒又可分为纯米酒系和本酿造酒系。前者在制醪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酿造酒精,后者则容许添加10%以内的酿造酒精。

好吧,我们来一个总排名,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名大致如下:

普通酒、本酿造酒、纯米酒、特别本酿造酒、特别纯米酒、吟酿酒、纯米吟酿酒、大吟酿酒、纯米大吟酿酒。

纯米大吟酿酒的精米步合在50%以下,价格自然不低。以京都老店月桂冠(始创于1637年)的“凤麟”为例,1.8L装卖5000多日元一瓶。像汤川学探访达摩石神这位二十多年没见的老同学,当然要喝这样的酒才够味道。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还有一种合成清酒。用食用酒精加香料调配出来的合成清酒,是1918年米骚动的产物,是日本人在困难时期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尽管价格非常便宜,但是它在日本并不受欢迎。不必担心,只要看清标贴,你就不会混淆。日本法律规定,合成清酒必须特别注明。这与中国的白酒形成鲜明对比,根据业内人士估计,中国白酒市场超过七成是食用酒精调配酒(但愿是食用酒精),且不需要特别注明。

中国白酒是蒸馏酒,在日本的传统酒中也有蒸馏酒,它叫“烧酎”。有趣的是,中国人往往把它叫作“烧酒”或“日本烧酒”,而不是直接用“烧酎”二字。“酎”字不会读?其实它是中国古汉字,譬如《礼记·月令》讲到孟夏之月,有云:“是月也,天子饮酎,用礼乐。”狭义的酎指重酿之酒,广义上指醇酒。日本人把蒸馏过的醇酒称为烧酎,未开瓶已闻古风扑鼻了。

烧酎不一定用米酿造,也有用麦、芋、栗等。因为是蒸馏酒,烧酎的酒精度比清酒要高。法律规定烧酎的酒精度上限是45%,而清酒通常是9%~16%。

小弟向来喜欢烈酒,不过如果有人带一瓶清酒光临寒舍,不需要是二十多年没见的老同学,小弟也会非常乐意接待的。

 



2024年7月17日

与威利•福格环游世界

  

很多动画都秉承伊索寓言的启迪,将动物拟人化。也有一些动画进一步发展,将人类变成拟人化动物。日本动画公司和西班牙BRB国际在1983年共同制作的动画《80天环游世界》(日文:アニメ80日間世界一周;西文:La vuelta al mundo de Willy Fog;英文:Around the World with Willy Fog),可作为后者的典范。

80天环游世界》,从名字可知,这套动画改编自儒勒·凡尔纳在1873年出版的同名小说。小说的主人公菲利亚斯·福格与伦敦改良俱乐部的绅士们进行赌博(哇,赌博啊!简直教坏小孩!要“宝宝”赢在起跑线的家长们应该抵制这部名著,广电局应该禁播这套动画),他可以在80天之内环游世界一周,赌注是2万英镑。剧情就这样展开。

动画的人名与小说的有所不同。菲利亚斯·福格在动画中变成威利·福格,形象也变成狮子。当然,没有什么动物比狮子更能代表一位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绅士了。福格的仆人万事通则变成里戈东,形象是猫。至于被福格解救的印度美女艾奥达就变成萝美公主,形象是豹子。狮子和豹子彼此倾慕,最后结为夫妇,不知道动物学家会有什么看法。

香港无线电视TVB1989年播出粤语翻译版,每逢星期六下午播出一集(每集约30分钟)。整套卡通共有26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当年还没有读过原著的我,在卡通片播放期间(半年多),内心的焦急和狂热实在非语言能表述。最令人疯狂的是倒数第二集,福格赶回伦敦时刚刚超过80天的时限,片尾歌就在失望和疑惑中响起……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是悲剧结局?还有机会翻盘吗?那一个星期我不知道是怎么度过的。没料到,最后的大逆转竟然如此精彩,又如此简单。地理啊,我一定要学好地理!

福格由西向东行进,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把怀表调到当地时间。这样,当他环游世界一周后,他怀表上的时间(或者说观念上的时间),比实际时间快了整整一天。还好,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还来得及返回改良俱乐部收取他的赢利。

凡尔纳小说的畅销,也间接促成国际经度会议在1884年的华盛顿召开,明确规定了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从此,世界各地的人再不会出现时间上的混乱了。嘿,谁说文学“无用”?尽管文学不屑于谈论所谓的“用”。

 



2024年7月16日

酒心巧克力

  

铃木义司的连载漫画《三成君》(サンワリ君)中有这样一组四格漫画:

在澡堂,某人向三成君抱怨道:“以前我每晚喝三瓶啤酒,现在减为两瓶……因为太贵了。”另一个人也加入讨论,“我原来每晚喝威士忌……”画面停住,第四格他继续说,“现在改吃酒心巧克力了。”

 

前天我在永旺看到一款日本酒心巧克力,不期然想起这组四格漫画,差点在众目睽睽之下爆发一阵狂笑。

它的巧妙之处,在说出“我原来每晚喝威士忌”的时候,因为有前面的铺垫,读者很自然地想到威士忌的分量也会削减。作者也很聪明地在这里略作停顿,让读者进一步跌入他掩饰得非常好的陷阱里。结果却是,酒心巧克力。并非量变,而是质变。出人意料,产生极强的幽默效果。

幽默必定诙谐,但是诙谐不一定幽默。很多人将幽默与搞笑混为一谈,实际上,幽默比搞笑高不止一个等级。幽默会在欢笑过后,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经济不景本是令人苦恼的事情,然而苦中作乐,化苦恼为欢乐,这是幽默的意义也是魅力之所在。法国学者罗伯尔·埃斯卡尔皮特说“幽默是生存的艺术”,乍看之下似乎有点武断和夸张,但是如果清除俗人擅自掺进的沙子,恢复幽默的文学性,那么把幽默视为艺术,也不为太过。

这组四格漫画,绝对是幽默的优秀教例。

 



2024年7月13日

煲机?

  

几乎所有音响发烧友和所有伪音响发烧友一谈到“煲机”这个貌似非常专业的“术语”的时候,都会像打了鸡血一样变得无比亢奋。首先声明,我从不怀疑他们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的话语并非发自肺腑,这与老中医谈养生、政府官员谈廉洁、保险销售员谈人生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然而,不管如何真诚,你也不可以用真诚代替真相。鄙人以知识、常识加上三十年累积的经验保证,煲机完全是徒劳无益的。

音响发烧友口中所谓的煲机,是使音响器材快速老化的措施。比方说,新买来的耳机,就有所谓的专家强烈建议用户使用专业的煲机音源(什么白噪音、粉红噪音之类)疯狂播放至少40小时,甚至400小时……

倘若你问他们为什么要煲机,他们多数会先嘲笑你一通,再用于丹式的下品类比穿凿附会。比来比去,他们的类比就只有一种,鞋子。是的,穿新鞋不如穿旧鞋舒适,我绝对同意。通过此类比进行正确的推理,我们可以得到戴新耳机不如戴旧耳机舒服的结论。可是,他们的结论竟然是新耳机的音质不如旧耳机的出色。这是明显的逻辑谬误。

何止逻辑谬误。英语世界最大的网络影音杂志 Audioholics 2005年用专业仪器对多组全新音箱进行监测,以记录它们煲机前后的数值变化。结果显示,每组音箱在煲机前和煲机后均只出现微小的变化,微小到人类的耳朵根本无法听出来。也就是说,煲机并没有产生音响发烧友所吹嘘的效果。

然而,成千上万的音响发烧友依然觉得煲机后“不同凡响”,质量有显著提升。我只能说,这是人之常情。当一个人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之后,就算常识和理性都认定无效,心理上的挫折机制也会扭曲这种真实但可能会损坏玻璃心的危险判断。就像很多不惜耗费巨资“养生”的人,他们一定自我感觉良好,直到病逝。

在村上春树写的《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一书中,小泽征尔坦言他对“那些手头有钱、拥有高级音响、收集了许多黑胶唱片”的唱片迷没有好感,同时称赞同样收集了许多唱片的村上春树“听音乐听得很深入”,跟一般唱片迷完全不一样。

指挥家说得没错,与村上的藏品和财力相比,鄙人认为他的鉴赏力更值得称羡。那些发烧友,与其想方设法改善硬件的质量,不如多花点时间关注音乐本身。把 Elmer Bernstein The Magnificent Seven 叫作“万宝路”的人,纵使拥有最好的音响,煲机煲到最完美,也不过是粗鄙的门外汉。

 



2024年7月12日

林氏柿子

  

林语堂先生在《中国人饮食》一文中大赞中国人的“生活的艺术”,即所谓的饮食文化。在大赞之余,又以二千年中国爱国文人一贯的习性乘机“抽水”,狠狠嘲笑胡人。他写道:

“我们毫无愧色于我们的吃。我们有‘东坡肉’,又有‘江公豆腐’。而在英国,‘华兹华斯牛排’或‘高尔斯华绥炸肉片’则是不可思议的。”

英国的确没有“华兹华斯牛排”和“高尔斯华绥炸肉片”。So what

退一万步,纵使真的没有文人成为老饕、吃货、“美食家”,也没有以文人名字命名的任何菜肴,就可以如林语堂先生所愿,证明胡人缺乏“生活的艺术”吗?还好,我们不需要退一万步,也就是说,不需要辩论这个令人烦恼的问题。

林语堂先生很聪明,柿子当然要拣软的捏。与欧洲大陆人尤其是法国人、意大利人相比,英国人对口腹之欲好像缺少热情。所以英国没有卢梭羊腿肉、大仲马大螯虾、罗西尼牛排……啊,看上去没错,但是这个柿子还是拣错了。不才曾经装模作样翻过一些历史书籍,对餐桌上的历史勉强算是略知皮毛。可能是运气比林语堂先生好一点的缘故吧,不才竟然听说过一两道以英国文人名字命名的菜肴,例如雪莱炸龙虾饼、狄更斯小牛肉派和司各特野鸭肉等。

雪莱炸龙虾饼是19世纪纽约德尔莫尼科餐厅的名厨查尔斯·伦霍弗先生发明的,以此纪念浪漫主义诗人珀西·比希·雪莱先生。这道菜后来随名厨的畅销菜谱《享乐主义者》进入英国,深受英国人喜爱,到今天甚至被认为是英国的传统菜式。

顺便一提,这位伦霍弗先生在查尔斯·狄更斯先生第二次访问美国的时候,也献上一道小牛肉派,后来命名为狄更斯小牛肉派。只不过它的受欢迎程度远远不如雪莱炸龙虾饼。

若说雪莱炸龙虾饼与雪莱先生本人并无直接关系,而且烹制者是一名美国厨师,故而不足以推翻林语堂先生的独断。那好,我们接下来就尝尝司各特野鸭肉吧。

司各特野鸭肉是真真正正由小说家沃尔特·司各特爵士想出来的。众所周知,司各特先生过度追求物质生活,住豪宅、品美酒、享佳肴,因此到晚年落得个债台高筑的境地。这有点像一海之隔的大仲马先生(不同的是,司各特先生的身材显然要标准得多)。他那著名的野鸭肉,据说是用家乡苏格兰的野鸭、果酱和威士忌烹调出来的。遗憾的是,秘方已经失传,现在到苏格兰吃到的很有可能不是正宗的。

写到这里,不才有点饿了,是时候拣根软香蕉鉴赏一下“生活的艺术”了。

 



2024年7月10日

打边炉

  

中国人喜欢火锅,一年四季乐此不疲。

广东也有火锅,却不叫火锅,而叫边炉。吃火锅,就是打边炉。可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打边炉的“边”字其实并非正字,“甂”才是正确的写法。

“甂”字,确实生僻了一些,连《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收录,这叫普罗大众如何接受?所以把“甂”写成读音相同的“边”,也不为大错。况且,“打边炉”这个短语画面感十足,令人毫无难度地想到锅边各种吃相。

当然,“打甂炉”的本意不是欺负广大劳动人民,只不过是想一语点出广东火锅的基本工具——甂和炉。炉,当然是指火炉。甂,是指阔口食盆,常与“瓯”合为“甂瓯”一词,泛指粗陋的陶质小盆小瓮。

根据文字纪录,孔丘弟子极有可能是最早提及甂这种物体的名人。在《孔子家语》的《致思》一章,有这么一段:

 

鲁有俭啬者,瓦鬲煮食,食之自谓其美,盛之土型之器,以进孔子。孔子受之,欢然而悦,如受大牢之馈。子路曰:“瓦甂,陋器也,煮食,薄膳也,夫子何喜之如此乎?”子曰:“夫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吾非以馔具之为厚,以其食厚而我思焉。”

 

鲁国有个十分节俭的家伙,用瓦鬲煮食(鬲,三足中空的煮具),用瓦甂盛食,然后把好吃的给孔丘品尝。孔丘非常高兴,子路不解:瓦甂是陋器,食物也粗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孔丘指出,一个人在吃到美食的时候会想到至亲,那人吃到美食竟然想到他,显然是把他当至亲,他为此而高兴。

虽然孔丘他老人家为无端增加一个亲戚而高兴,但是广东的南蛮人才不管什么孔夫子孔妻子,就是不用生僻的“甂”字,改用“边”字。到现代,人们已经不知道甂是什么物体了。没关系,知道怎样“打”就行。

 



2024年7月9日

魔术贴

  

魔术贴,又一样造福懒人的伟大发明。至于发明者本人是不是懒人,我就不清楚了。

乔治·德·梅斯特拉尔(George de Mestral),这位瑞士电子工程学专家,在一次打猎之后发现一些刺果附着在衣服上以及猎狗身上。他感到好奇,便用显微镜仔细观察,结果发现刺果的刺的尖端呈钩状,能够钩住布料、毛发等呈环状的纤维。其时1941年。

啊,该死的刺果,又勾起我一段不大愉快的记忆。有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叫苍耳,它的刺果广东人俗称“黐头芒”。顽皮的该死的披着人皮的小恶魔,老爱拿黐头芒捉弄人。从名称可知,黐头芒者,一旦抓住人类的头发,便不会轻易放手。当然,如果当事人有一头乌黑亮丽柔顺的头发,或者压根儿没有头发,那就不需要过度担忧。不幸的是,本人天生一头不同凡响的卷发,就成一出悲剧了……

算了,还是言归正传吧。

梅斯特拉尔从刺果那儿获得灵感,发明了魔术贴。其后他创立品牌维克罗(Velcro),开始批量生产。当年他的豪言壮语是,取代所有纽扣和拉链。很遗憾,今天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那是因为,虽然魔术贴很方便,很适合懒人使用,却不是人人都喜欢它。尤其在美国,有不少人对魔术贴掀开时所发出的“撕心裂肺”般的声响产生恐惧。我没有这种恐惧,不过使用魔术贴时我会特别小心谨慎,以免我的卷发再一次遭到可怕的攻击。

说到美国,那里的人是用 Velcro 指称所有魔术贴的。以权威品牌借代该物品,是美国人的生活作风。而英语圈其他地区的居民,则习惯使用“钩与环扣”(hook and loop fastener)这个有点累赘的名称。

那么,“魔术贴”这个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事先声明,心脏功能不好的爱国人士请勿往下读。你绝对猜不到,“魔术贴”正正是中国人崇和媚日的证据。

话说在1960年代,日本库拉雷株式会社(Kuraray)以“Magic Tape”为品牌,生产自己的钩与环扣。随着日中建交,此款日本优质制品也进入中国进行联谊,中国人不需要任何魔术就把它直译为“魔术贴”。

时过境迁,今日中国人民身陷沸腾的爱国废水中,对日本不再友好。身为爱国作家,本人在此强烈呼吁:立即停止使用“魔术贴”这个汉奸名称,以一个能够体现三千年(五千?好吧,五千)中华文化的新名称取而代之。

“易经贴”如何?

 



2024年7月8日

针下美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异常残酷。士兵是如何度过痛不欲生的年月,走出惨绝人寰的战场的?

依靠烟草、酒精、化学药物(又名毒品)和午餐肉?不不不,这些东西只能起短暂的麻醉作用。唯有女人,才使他们拨开恐惧和绝望的烽烟,望得见似乎并不遥远的未来,以及似乎可以触及的幸福。

这些女人年轻、漂亮、性感、迷人、便宜、便于携带,是众多士兵的梦中情人,也是床上伴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们才是盟军战胜纳粹、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第一幕后功臣。

这些为士兵们追捧的女人叫“pinup girl”。从名字可知,pinup,指的是可以用大头针或者图钉钉挂在墙上的海报。它始于1941年。

模特儿拍照、画家润色,再由工业化批量生产,pinup 源源不绝地运往前线。这些模特儿不但穿着惹火,表情往往也带性挑逗意味。从业者都秘而不宣,道德团体也闭口不语,但是这些海报的“功能”不言而喻,就是供士兵意淫之用的。

带有性信息的海报在19世纪中期的法国已经盛行,儒勒·舍勒是剧场、夜总会海报设计的先驱。其后,皮埃尔·博纳尔和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更跨越了广告设计的界限,使笔下的画像达到艺术的高度,同时又增加了香艳的色调。衣香鬓影、灯红酒绿、酣歌恒舞,仿佛都浓缩在一张招贴画之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有巴黎夜总会招贴画风格的明信片随法军出征。然而,士兵太多,而画家又太少,明信片总是供不应求。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情况就不同了,随着摄影技术和印刷技术的大幅提高,需求者不再依赖画家做中间人了,较高清晰度的黑白照片也占 pinup 的半壁江山,任君选择。

只是,“古来征战几人回”,将战地春梦带回故土的士兵,又有多少呢?

 






2024年7月6日

波希米亚人

  

189621日,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的歌剧《波希米亚人》(La Bohème)在都灵皇家剧院首演。一开始,作者就布置了一个观众从未见过的舞台,它是如此奇怪、如此陌生,以至第二天一家报社发表如下评论:“它在观众心中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在歌剧史上也不会留下任何印记。”唉,这位评论人错了。

普契尼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的作品甚少取材自神话、传说和历史。《波希米亚人》呈现的是艺术家的理想园地和真实处境之间的鸿沟。由一个诗人、一个画家、一个音乐家和一个哲学家组成的艺术小团体,在某个意义上,它是罗伯特·欧文式的乌托邦公社,并且秉承大仲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火枪手精神。这样的艺术小团体,文森特·梵高曾经在阿尔做过试验,却以失败告终,并且付出惨重的代价。并非所有人都是梵高,明亮如星空。人性总有阴面,现实太多污秽。四个波希米亚人面对的也是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尽管他们看上去很快乐。

咪咪的出现令波希米亚人开始意识到鸿沟的存在,并且是不可逾越的存在。咪咪是一名绣花女,在这里,她是爱与美的象征。她与诗人鲁道夫的恋情,有点像《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感情线路。一开始充满欢乐,观众初时会误以为这是一出令人笑声不断的喜剧。然后,剧情一路向悲剧滑行,直到死亡带走最后一丝希望。

鲁道夫大声叫喊:“咪咪!咪咪!”啜泣着倒在她的身上。缪塞塔(女歌手,咪咪的好友)跪在床头哭泣;肖纳尔(音乐家)颓然跌在椅子上;科林(哲学家)木然呆立;马塞罗(画家)强忍悲痛把脸转过去……

艺术与爱情似乎都是误入尘世的精灵,在恶劣的现实环境里显得非常虚弱。这令人不期然想到桑德罗·波提切利画笔下的维纳斯,她的体态是多么的纤弱,她的神情是多么的忧伤。

普契尼以天籁般的音乐诉说这个悲惨的故事,同时隐晦地把一丝嘲弄藏匿在每个休止符之中——有钱的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贫穷的艺术家,富贵的名流在观众席上谈论他们不可能理解的艺术。普契尼也在自嘲,因为他早已是腰缠万贯的歌剧音乐家,而原作者亨利·缪尔热却因为无力支付医药费而病死家中,年仅38岁。

普契尼的歌剧就是根据缪尔热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场景》改编的。该小说带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传色彩,在1851年出版时曾小规模热销,但是无助作者摆脱贫困。毫无疑问,普契尼是带着愧疚之心进行改编的。直到今天,巴黎拉丁区仍然有很多波希米亚人在贫困与疾病之中默然挣扎。这种生活,普契尼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历过,有段时间他仅靠吃洋葱和豆荚维生。因此又有评论人猜摸,《波希米亚人》反映普契尼的不安全感,害怕终有一天跌回赤贫境地。

我倒觉得,普契尼的自嘲是一种自我砥砺。通过《波希米亚人》,普契尼向历史宣告,他仍然是波希米亚人。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不管富裕还是贫穷,艺术家都应该保持对艺术的真诚,不为金钱腐蚀,不向现实妥协。历史告诉我们,从出道到去世,从成名作《曼侬·莱斯科》到遗作《图兰朵》,普契尼对歌剧的真诚始终没有减退。在弥留之际他必定为此感到欣慰。

随着帷幕落下,观看首演的观众可能呆若木鸡,或者仅仅报以礼貌性的掌声。然而在后台,有一个人一定噙着眼泪,因为他是真正的波希米亚人。

 

La Bohème Final Scene

2024年7月4日

猫屎咖啡

  

正所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个“奇”,还奇在无孔不入,连一向颇为纯粹的咖啡浓香,也飘来一股异味。

印度尼西亚有一种叫猫屎咖啡的东西,据说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咖啡品种之一,每公斤售价在700美元以上。而且,真品难求,市面上多是次品甚至假货。

猫屎咖啡是中文的叫法,真实名称没有那么恶心。原名是“kopi luwak”,印尼语,“灵猫咖啡”的意思。但叫猫屎咖啡也不是什么大错,因为它的确是猫屎——严格地说,它既是猫屎又是咖啡。

如果有条件,你也可以制作猫屎咖啡。工具是一只椰子猫和若干咖啡豆。椰子猫是一种灵猫,它们生活在东南亚,尤其在印尼比较常见。制作方法是喂椰子猫吃咖啡豆(它很喜欢吃咖啡豆,尽管消化不了),然后等它拉屎。扒粪当然没有扒灰那么快活,可是别忘记,它值700美元一公斤。捡起猫屎中未消化的咖啡豆,洗净晒干,便成为著名的猫屎咖啡啦。至于喂什么咖啡豆,不需讲究,椰子猫和猫屎咖啡的爱好者都不注重咖啡的出身,只注重制作过程。据印尼咖啡专家的说法,咖啡豆在椰子猫的胃部完成发酵,再经过肠道菌群的培养,排出来已经香气独特,令人心荡神摇、有如腾云驾雾……

撇开先入为主的成见,猫屎咖啡的味道如何?有没有第三方的客观评价?美国马丁内斯公司在1990年代初将猫屎咖啡推广至西方国家,赢得1995年度的搞笑诺贝尔奖。喝过猫屎咖啡的美国人壁垒分明,有人当作瑶池玉液,有人觉得味同饮尿。不过请饮家放心享用,至今没有人七孔流血。不管怎样,我想喝过猫屎咖啡的人都会终身难忘。本人没有尝过,没资格发表意见。希望以后也不会有这个资格。

无独有偶,泰国近年也冒出一种叫黑象牙咖啡的东西,它的售价比猫屎咖啡还要高,达1100美元1公斤。跟猫屎咖啡同一原理,黑象牙咖啡是从吃下咖啡豆的大象粪便中得到的。因此,中文应该叫它“象屎咖啡”。

目前,猫屎咖啡已经进入庞大的中国市场,至于销售情况如何我暂时没有获得可信的的数据。不过历史经验可以告诉我们,中国人一定会爱上它。毕竟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伟大到可以将蚕砂、望月砂、夜明砂、白丁香、五灵脂、龙涎香、人中黄等等奉为灵丹妙药,吃得津津有味,他们对猫屎咖啡和象屎咖啡,一定也如蚁、如蝇……

 



2024年7月3日

雪人

  

“这个……送给你。”

“这是什么?”

“音乐盒。”

“哦。”

 

自不待言,作为礼物的音乐盒,里面的音乐肯定是举足轻重的。

那是 Walking in the Air,动画短片 The Snowman 《雪人》的主题歌。

《雪人》是英国童书作家雷蒙德·布里格斯(Raymond Briggs)在1978年出版的无字绘本。1982年圣诞假期,它被改编成动画短片,在英国第四台首播。

香港无线电视TVB在八十年代后叶将《雪人》引进,却不知道哪个家伙大脑短路,竟然画蛇添足地译作《雪人出来了》。小时候的我,在17吋日立牌显像管彩色电视机上看到这个有趣的雪人。

片长26分钟,没有对白,只有配乐……哦不,开头还有一段前言,是一个英俊的男子在雪地上一边行走一边忆述。后来才知道,他叫大卫·宝宜(David Bowie)。他讲完之后,动片正式开始。

下雪的冬日,小男孩堆起一个雪人。夜里,雪人有了生命,他唤醒小男孩一起玩耍,然后带他飞上天空。Walking in the Air 就在这个时候响起。“也把我带走,带我离开这个冷漠的世界吧。”我不禁眼噙热泪。可是,这里的冬天不会下雪。

雪人将小男孩带到圣诞老人那里,圣诞老人送给他一条围巾。然后……他们为什么要返回呢?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了。小男孩醒来后,发现雪人已经融化。那是一个梦?但他在口袋里摸出圣诞老人送的围巾。于是,他哭了。

 

我将包裹着童年记忆和愿望的音乐盒送给她,她是少数愿意跟我说话的女生之一。可惜,她没有像我期待的那样,马上打开音乐盒听一听那首曲子,而是随手塞进书包。她也许不是不喜欢这个音乐盒,而是不喜欢我。

这里的冬天真的不会下雪吗?

 



2024年7月2日

敦伦

  

1793年,英国第一代马戛尔尼伯爵受乔治三世国王之命,率领使节团抵达大清国。大清国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即清高宗乾隆,在热河的离宫接见了远方来客。

历史的笔墨大多数落在“三跪九叩”的争持和折中之上,而把乾隆和中国人的傲慢和无知一笔轻轻带过。然而,由傲慢和无知所滋生的不屑,却通过一些译名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中国人素来喜欢对外国译名玩弄文字把戏,以展示其小肚鸡肠。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美国陆军上将 Matthew Ridgway。在韩战爆发之前,他在中国的译名为“李奇威”。韩战爆发之后,由于他是联合国军的指挥官,即中国“志愿军”的敌人,于是把他改为“李奇微”。

当然,你可以说把“Macartney”译成“马戛尔尼”不算什么,把“Britain”译成“不列颠”也可以忍受,但是,把大英帝国的首都“London”译成“伦敦”,就令人忍俊不禁了。

什么?伦敦?哈哈哈哈!今天的中国人肯定难以想象当年的清国人集体捧腹倒地的奇景,因为今天只知道“伦敦”而不知道“敦伦”,而当年却只知道“敦伦”而不知道“伦敦”。历史,有时候真是讽刺的好手。

对伪学者、假文人、附庸风雅之徒来说,“敦伦”一词可能不算十分偏门。它在他们声称日读夜读的“民国”书籍里偶尔出现。比如鲁迅的《且介亭杂文》中有一篇《病后杂谈》,就有这么一句:

 

我想,这和时而“敦伦”者不失为圣贤,连白天也在想女人的就要被称为“登徒子”的道理,大概是一样的。

 

鲁迅以此类比,说明雅人偶尔谈钱亦无伤大雅,俗人即使口中不说身上也尽是铜臭。

显然,句中的“敦伦”指的是“房事”。清代老中医陆以湉在著作《冷庐杂识》中亦记曰:“世俗以夫妻之事为敦伦。”由此可知,“敦伦”并非少数文人、士大夫之间的隐语,而是世俗的共识。所以,当大清国上下看到、听到“伦敦”一词,想到的只有“敦伦”。

话说回来,“敦伦”的本义本不涉及性爱,仅指“敦睦人伦”,即是“使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的关系亲善和睦”。引申为“房事”,大约是从明代才开始的。夫妻关系只是人伦中的一部分,床笫之事只是夫妻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知道为什么硬是将它上纲上线,成人伦代表。也罢,只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男女性爱不是发乎爱情,而是为了伦理道德(包含彰显夫纲、传宗接代),那真是女人的悲哀、文化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