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午夜计程车》(ミッドナイト,Midnight)是手冢治虫最后的漫画周刊连载作品,从1986年5月2号的《周刊少年 Champion》开始,到1987年9月18号结束。一年半之后,这位饮誉全球的“漫画之神”便因胃癌离世,终年60岁。
手冢治虫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打算创作一部科幻漫画,以一辆拥有超级电脑的汽车为主要角色。遗憾的是,这个构想正好与美国 NBC 电视剧《霹雳游侠》(Knight Rider)不谋而合,并让大卫·哈塞尔霍夫(David Hasselhoff)和他的 KITT 在1982年秋天捷足先登(关于这套电视剧,我记得小时候在香港 ATV 看过几集,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手冢治虫唯有终止计划,但是一些设计后来成为《午夜计程车》的雏形。
《午夜计程车》的主人公就叫午夜,开着经过改造的超级计程车在午夜的都市穿梭,遭遇各种各样的乘客和故事。
午夜在很多方面与手冢治虫另一部漫画《怪医黑杰克》的主人公黑杰克十分相似。有趣的是,黑杰克亦先后三次客串出现,并有颠覆性的台词。
比如在第十集,黑杰克说:“我曾经把人的大脑和马的交换……因为这是漫画,所以才办得到。都是手冢治虫这个笨蛋画出来的,不关我的事。”接着他继续对午夜说:“看来你和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许因为作者是同一个人的关系,看在他的面子上,我就接受你的拜托吧!”
在最后一集,黑杰克要为身受重伤的午夜做大脑移植手术,在场的其他医生无不大吃一惊:“这……这根本不可能!”黑杰克回答说:“实际上确实不可能,不过你别忘了,这是漫画。”
这种狂言,运用的是超关联(meta-reference)的文学手法。超关联这个词源自超小说(metafiction,又译作元小说、后设小说)。超小说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小说类型,由美国小说家威廉·H·加斯在1970年首先提出。简单地说,传统小说所展现的虚拟世界完全独立于作者和读者所身处的现实世界,而超小说则通过超关联,以反讽和自省为调式,颠覆这个传统,时刻提醒读者,这是小说。
手冢治虫的超关联,并非仅仅为了自嘲。《怪医黑杰克》自问世以来,不断遭到一些缺乏文艺修养的医学界从业员斥骂,指作者天马行空,完全违反医学常理云云(在他们眼中,儒勒·凡尔纳简直就是恶贯满盈了)。如今,作者借黑杰克之口,既是自嘲,也是对那些冬烘先生作出有力的还击:想象力,你们有吗?
值得一提的还有,由黑杰克主导的《午夜计程车》的结局,据说有极大的冲击力,很多读者无法接受,表达不满的信件纷纷飞向漫画家。前文已经略略提及,午夜身受重伤,即将死亡。黑杰克把他的大脑移植到午夜女朋友的身体中。午夜的女朋友由于交通意外变成植物人,午夜一直不放弃,相信爱情一定可以将她唤醒。结果,他却变成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