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不事二主!
元灭南宋之时,赵孟頫27岁。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宋太祖第十一世孙。眼见祖产被夺,应与蒙古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才是。然而这个赵孟頫却在元世祖招揽人才的时候,欣然出仕,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即翰林学士的头头),死后还被追封为魏国公。
同人不同命,明朝礼部尚书王铎因为降清而为千夫所指。同是书画名家,遭遇同样的境况,赵孟頫却较少遭到指责。我想,除了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宽容这个原因之外,赵孟頫的才华也令人无法咬牙切齿地痛恨。字且不说,他的画,应是中国水墨画的巅峰。
也不是没有微词的,同僚对他长久独守一株树而放弃整个诱人的树林感到十分不满。历史上,凡达官贵人者,不要说三妻四妾,妻妾成群也是寻常之事。今日的官吏商贾,也秉承这悠久的古风。可见,赵孟頫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另类。
赵孟頫开始时不以为然。他的夫人管道升,虽无倾国倾城之花容月貌,却是个超群出众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有此志趣相投的红颜知己,对赵孟頫来说,正可谓“除却巫山不是云”。
然而,当赵孟頫踏入知天命之年,看到管夫人锦瑟失色,翠华不再,纳妾之心终于萌生了。
文人自有文人的情趣。赵孟頫作小词一首,呈与夫人:
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
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
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何过分?
尔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一点不错,王献之有桃叶、桃根两小妾心心相印,苏东坡有朝云、暮云两侧室卿卿我我。我赵孟頫好歹也是个学士,难道不应该仿效这些著名的古人吗?
中国社会历来男尊女卑,女人毫无地位可言,一哭二闹三上吊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增加秋风团扇之风险。历史上阻止丈夫纳妾最成功的女人,是个超级悍妇。
因为夫人凶悍无比,房玄龄虽有色心,却无色胆。唐太宗主持大局,召见房玄龄夫人,给她两个选择:要么准许丈夫纳妾,要么去死。“我宁愿去死!”“好,来人,赐毒酒。”房夫人毫不犹豫,抓起酒杯一饮而尽……别担心,她饮的不是毒酒,而是醋。唐太宗是不会随便杀人的,除非是他的兄弟和侄子。哦对了,“吃醋”一词就是这样诞生的。至于房卿家,唉,朕只能深表同情了。
管夫人虽然也吃醋,可她不是悍妇。怎么办呢?才女自有才女的办法。她也作词一首,以作回答:
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齐打破,以水调和,
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
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就是著名的《我侬词》。
以泥偶作比喻,什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在我看来是肉麻的,但在赵孟頫眼中却是有趣的。他读后哈哈大笑,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即使在夫人离世后,亦未有续弦。
赵孟頫,《水村图卷》
;_Palace_Museu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