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日

项羽和范增

  

窃以为,中国历史的头号大事,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也不是辛亥革命成功,而是刘邦战胜项羽。项羽是贵族,刘邦是小混混;项羽崇尚春秋封建制,刘邦追随秦朝中央集权。刘邦战胜项羽,一举奠定了中国人流氓地痞的民族性。

项羽之所以失败,韩信归纳为“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后人评论项羽,总喜欢拾此涕唾。韩信这个家伙因为胯下之辱而被项羽小看,对项羽自然没有好话。最讽刺的是,韩信没有听从蒯通的主张,在刘邦兵力最虚弱的时候叛刘自立,最后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他不是被自己的“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所命中吗?

坑杀二十多万已经投降的秦军,项羽哪有什么“妇人之仁”?他的仁,也许体现在鸿门宴上(说些题外话,鸿门宴的项羽和重庆谈判的蒋介石是不是有几分相似?如果他们不是那么仁就好了)。项羽在鸿门不杀刘邦,不过是自大罢了,自大到不把刘邦放在眼内,更糟糕的是,自大到不把范增放在眼内。

范增足智多谋,在楚汉争霸群像中,是超群的,张良、萧何、陈平什么的统统望尘莫及。项羽也敬重有加,平时尊称其为“亚父”。可是,自大的个性却不时破坏相对融洽的关系。关键时刻,老谋士的计谋总是置之不理。刘邦的总结也许是最中肯的:“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范增要在鸿门宴杀死刘邦,以“纸上中国”的标准,确实很不君子;然而以“现实中国”的标准,则是明智之举。对,自古以来就有两国中国,譬如,“纸上中国”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美德,而在“现实中国”中,被斩的来使足以坐满十个紫禁城。撰写《君主论》的马基雅维利一定会欣赏范增。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况且兵不血刃,避免生灵涂炭,卑鄙一点又何妨?可惜,自大的项羽把煮熟的鸭子放飞了。

项羽和范增的分手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史书说,项羽中了陈平的离间计,削去范增的兵权。范增勃然大怒,告老还乡。苏轼对此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拙劣的离间计范增不可能不识破,项羽也不是有勇无谋的莽汉。君臣之间早有裂缝,两人心照不宣,借中计而分道扬镳。

范增死在归途上。两年后,项羽兵败垓下,在乌江自刎。李清照盛赞其为“人杰”和“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牧却认为他应该过江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我们更有兴趣知道,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项羽有没有想起范增。反复推断,答案很有可能是否定的。到最后一刻,自大的项羽依旧是那么自以为是。因为,如果想起范增,如果范增在身边,一定劝他过江东。

 


马远,《黄河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