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日

路易十六的肥肝

  

肥肝,不是指胖子和酒鬼的脂肪肝,而是一种食材和菜肴。可是,中文通常却把法文“foie gras”译作“鹅肝”。这是不正确,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除了鹅之外,鸭也是肥肝的主要提供者。

肥肝过去与松露和鱼子酱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珍馐”。不过,由于近年不断遭到爱护动物团体的抗议,热爱肥肝的饕餮们不敢再作如此张扬的宣传了。尽管如此,从生产量和销售量来看,全球食客对肥肝的热情没有丝毫减退的迹象,尤其是法国人。法国肥肝占全球78%。

爱护动物团体的抗议是有理由的。为了得到肥肝,必须把鹅鸭催肥,过程令人相当不快。要知道,家禽比部分人类更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它们吃饱后,饲养员非得用漏斗或者泵将严重过量的食物灌进鹅鸭的肚子不可,一天多次,直到它们被宰为止(这一招,中国人也会,北京烤鸭的原材料就是这样生产的)。

最早发现肥肝这种不正常食物的是古埃及人。我们从古埃及的壁画可以知道肥肝至少有4500年历史。它后来也把罗马人俘虏,常常出现在罗马贵族的餐桌上。罗马人还总结出独特的经验:用无花果喂鹅鸭,会得到最肥美的肝脏。有学者甚至提出,肥肝的法文“foie gras”就是从无花果的拉丁文“ficatum”演变而成的。

令人不解的是,罗马帝国灭亡后,肥肝也几乎随之销声匿迹。可能是中世纪的人无力享用奢华的美食,而文艺复兴的人又无暇享用。

如是者过了一千多年,到18世纪,鹅鸭的灾星又出现了。他是法国第六代孔塔德侯爵。这位七年战争和明登战役的将领,退休后返回自己的领地,享受生活,逐渐变成美食家。有一次,他的厨师从古书中获得灵感,创造了一道菜式,叫“孔塔德馅饼”。馅料是肥肝和肉糜(猪肉加羊肉)。侯爵夸赞这是人间最美味的食物,并在大快朵颐之后,觉得应该与同是美食家的国王路易十六分享。果然,路易十六也吃得热泪盈眶,于是大手一挥,奖赏侯爵大量土地,也奖赏厨师大量金钱。从此,国王爱上肥肝。

国王和王后向来是法国时尚的领航员。太阳王路易十四穿高跟鞋,法国人也争相穿高跟鞋;路易十六吃肥肝,法国人也以吃肥肝为“型”。无论高跟鞋还是肥肝,国王带动的潮流总是不同凡响,竟能持续至今。

作曲家乔亚齐诺·罗西尼也为肥肝谱上一曲。这位著名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威廉·退尔》的作者,还是一位可与同时代的亚历山大·大仲马比肩的美食家。他常常亲自下厨,研发不少惠及后人的菜式。其中以他名字命名的“罗西尼牛柳”最为著名。材料是肥肝、松露和牛柳,再浇上秘制酱汁……

艺术家如果创意、精力、健康和金钱都有剩余,追求口腹之欲也是无可非议的。套用塞内加的思想,安于贫困不表示热爱贫困,“不要阻止哲学家致富”,也不要阻止艺术家享乐。艺术家过度享乐最多是破产,以及影响外观,绝对不会有路易十六的下场。不记得哪个艺术家说过,一旦成为艺术家,谁还愿意当国王呢?嗯,鄙人深以为然,但是,我不想吃肥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