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

寿喜烧

  

日本歌手坂本九的名曲《抬头向前走》(上を向いて歩こう)首先在1961年轰动全日本,接着在1962年和1963年先后进入欧洲和美国,并且掀起热潮。出于销量上的考虑,这首歌在欧美被更名为“Sukiyaki”,歌名与歌词内容没有任何关系。

Sukiyaki 是日式火锅的代表之一,不但在日本国内,在欧美亦颇受欢迎。Sukiyaki 的日文是“すき焼き”,台湾人根据“suki”的发音翻译为“寿喜烧”。然而,“suki”在日文的意思是“锄”,故此“sukiyaki”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锄烧”。

为什么叫“锄烧”?话说在江户时代,农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农事十分艰辛,没多少时间准备晚饭。于是他们将所有食材(通常是鱼、豆腐、蔬菜等等),统统放在一个铁锅里,加少许盐调味,一边煮一边吃。因为锄头是农人的符号,所以这种懒人火锅便被称为锄烧。

我们还是按习惯叫它寿喜烧吧。寿喜烧由于烹调方式简单、方便、快捷,忙碌的商人便把它带到自己的餐桌上,并作出各种改良,比如加入汤汁、酱油、糖、酒、鸡蛋等调味料,也尝试将鸡、鸭等不同的肉类作配搭。不过,无论怎么变化,寿喜烧充其量也只是一种“快餐”,难登大雅之堂,直到牛肉的进口。

1858年,德川幕府在美国“黑船”的威迫下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开放五个港口城市,横滨是其中之一。牛肉就是在这个时候随美国商人进入横滨的。日本当然也有牛,只是在此之前,牛的用途只限于耕田和拉车。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地理上日本四面环海,水产资源丰富,人们没有吃红肉的必要;二是佛教宗教氛围浓厚,人们对血淋淋的杀生多少有点避讳。就算是亚洲文化圈必不可少的家猪,在日本也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江户初期才自台湾、冲绳传入。

牛肉进入日本之后,与寿喜烧一拍即合,很快取代鱼、鸡、鸭等,成为寿喜烧的必然选择。寿喜烧从此声名鹊起,加上价格实惠,遂流行于市井坊间,成为普罗大众的至爱。

在煮着寿喜烧的食店里,在热气与酒气的包围中,幕末的下等武士和浪人纷纷高谈维新的理念。在福泽谕吉的自传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现在一万日元纸钞上的肖像正是福泽谕吉,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绝对不会低于寿喜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