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看不见的手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经济学上的地位,就好比伊萨克·牛顿之于物理学,好比查尔斯·达尔文之于生物学。

经济学作为单独一门学科为世人所重视,几乎是斯密之后两个世纪的事情了。这位博学多才的苏格兰绅士生前是以社会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的身份受到人们尊敬的。他的头衔、他的荣誉,主要来自两部惊世著作——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和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以及来自他的教职——他大半生都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先后担任逻辑学教授和道德哲学教授。

由于斯密在临终前亲口指示并写进遗书,要求友人烧毁其所有手稿、日记和个人记录,我们对他的生活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他在哪一天出生(历史只记录受洗日,那是172365日)。他活到67岁,终身未婚,却并不孤单。“我是个多情的人,但是我什么都不爱,除了我的书,”斯密在他的图书室向一位朋友展示他收藏的3000册图书时,如是说。

看不见的手,这个专业的经济学词组是斯密独具匠心的创造。尽管这个词组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部著作中加起来仅仅出现过三次,但是它对后人的影响却是无可估量的。这并不表示,斯密的思想可以浓缩为这么一个词组,只是,如果要理解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国富论》,看不见的手,绝对是个关键词。

要更好地理解《国富论》,必须先知道什么是重商主义。在十七、十八世纪,重商主义是西方政治经济理论的主流。重商主义这个名词给人很大的迷惑,其实,它所谓的“重商”所重的是国家贸易。它主张一个国家必须保持贸易顺差,从而迫使她的竞争对手出现贸易逆差,这样就能增加本国的国力,同时削弱别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政府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出口,包括用一切手段压低劳动力成本和农产品价格。

驳斥重商主义,可以说是《国富论》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斯密纠正了国家的真正意义,国家是指生活在国土上的每一个人,而不是一个集体概念。国家富裕则是指大多数成员都能获得幸福,而不是把别国的力量摧毁。故此,斯密反对国家为了出口而操控市场的做法。那么一定有人会问,国家不干预的市场,会出现混乱状况吗?斯密的回答是,不会。他相信,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控市场,确保公平和平等。只有自由市场,才能使人民共同富裕,包括本国和别国的人民。这是多么高瞻远瞩啊。难怪有学者认为,没有斯密就没有经济学,没有《国富论》就没有资本主义。

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存在玄之又玄的东西?在冥冥之中,是否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世界的命运?“我担心,他会成为一个可怜的吉卜赛人。”斯密的一个传记作者这样写道。

在斯密四岁那一年,他被吉卜赛人拐走。斯密的父亲和所有村民四出寻找,终于在希望差点转化为绝望之际,他们发现小斯密被遗弃在路上。是什么力量迫使吉卜赛人放弃这个可爱的小孩?也许是害怕被村民追上,也许是良心在跌宕中擦出几秒钟的火花。总之,一念之间,世界播下了美好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