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读高中语文教科书读到泪流满面……而他又没有被应试教育残害到精神失常的话,那么他读的一定是这篇课文——《一碗阳春面》。这是日本作家栗良平创作的短篇小说。我相信大多数读者都跟我一样认真地学习过这篇课文,并且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归纳出一个保证叫原作者瞠目结舌的中心思想。所以,在此我就不再赘述其内容了,只想补充一些语文老师所不知道的故事中的故事。
首先,有必要指出,中文标题是不正确的。原名为“一杯のかけそば”(一碗荞麦面)。没错,文中母子三人吃的不是阳春面,而是荞麦面。在除夕(日本人叫大晦日)吃“过年荞麦”是日本人的习俗。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中期的江户时代。至于这个习俗的意义,则是众说纷纭。我想,可能是因为荞麦面有细长(象征长寿)、滑嫩(象征顺境)的特点吧。
《一碗阳春面》最初收录在1988年出版的《栗良平作品集2》之中。作者栗良平有非常出色的朗诵能力,所以在同一年的除夕,东京电台邀请他亲自朗诵这个感人肺腑的励志故事。这一夜,东京电台的电话被流着热泪的市民打爆了。
好事不胫而走。很快,《一碗阳春面》传遍日本,继而跨越国界,走到中国、南韩、台湾等国家传播正能量。一位日本国会议员在质疑政府推出消费税政策的时候,便引用这个故事作为论据,成为一时之佳话。
奇怪的是,关于作者栗良平,人们却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个以创作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为主的作家。在《一碗阳春面》之前,他几乎默默无闻。在《一碗阳春面》之后,他也是不愿意公开露面,也不愿意接受采访。不过,这难不倒无孔不入的新闻记者。经过半年挖掘,记者挖出了栗良平令人不齿的过去。原来,他曾经伪造北海道大学医学部儿科博士的身份在滋贺县进行诈骗活动,骗取患病儿童家长的治疗费之后一走了之。
正如弗朗索瓦·维庸和亚尔蒂尔·兰波的诗歌不会因为创作它们的双手干过鸡鸣狗盗的勾当而失去魅力,《一碗阳春面》中流露的真情也没有因为作者的骗术而减弱毫厘。栗良平也跟兰波一样,出了几本书之后便投笔而去。这些年,他一直隐姓埋名,继续从事心爱的诈骗活动。唉,我们在扼腕叹息之余,只能用“本性难移”去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