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7日

沙文主义

  

尼古拉·沙文(Nicolas Chauvin)生前肯定没有想过,他的名字竟然可以成为一种“主义”,成为近现代政治学、社会学一个常见的术语。只是,被贴上这种标签的人士,恐怕不会太开心。

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待解决,那就是关于沙文的事迹,有多少是史实,又有多少是虚构呢?史料并不多,文学作品却不少。我们唯有尽力拨开虚构的迷雾去寻找真相。

比较可信的是,沙文是法国一名外省农民,18岁入伍,表现英勇无比,一共负过17次重伤,即便毁容和残疾也不改上阵杀敌的决心,故而得到皇帝拿破仑一世(Napoleon I)亲授荣誉军刀。出于对拿破仑的狂热崇拜,滑铁卢一役后,他拒绝效忠新政权——复辟的波旁王朝,最终落得贫困潦倒的下场,沦为世人嘲笑的对象。

嘲笑沙文,最多属于品格问题,与智商无关,除了国王。试想想,如果继任的统治者不计前嫌,不论立场,给予任何英勇作战的将士以关照和奖励,那么对现在以及将来为自己效力的人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激励?遗憾的是,波旁王朝历代国王都缺乏足够的政治智慧,每逢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他们总是选择最糟糕的一个方向,没有例外。

当可笑又可怜的沙文贫病交加之时,一群很了解风向的剧作家开始加油加醋,将之改造为一个小丑、一个狂热的爱国主义者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摆上舞台供人起哄。逐渐地,那个著名的负面名词“沙文主义”,也衍化而出。其定义是,一种把本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主张征服其他民族的思想。

俗语说,“同人不同命”。从伯夷、叔齐开始,愚忠在中国虽然同样不会带来好下场,但是死后往往得到褒扬。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满清皇帝乾隆不顾杀祖之仇,大力颂扬袁崇焕对朱氏明朝的忠义。

而中国的沙文主义也有很坚固的根基(当然,这个词语近代才出现)。除了大国沙文主义(只有中国才是国,四周是夷蛮戎狄)之外,还有性别沙文主义(即大男人主义,只有男人才是人,女人是两脚羊)。这些都有史料为证,不是文学作品呢。

 


Horace Vernet, Napoleon at the battle of Friedland in 1807, 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