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

“先贤祠”里的作家

  

罗马的 Pantheon,在中国被译为“万神殿”;而巴黎的 Pantheon,在中国却叫“先贤祠”。这实在令很多人感到困惑,莫非中国人将春秋时代便认识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事理(实为谬误),生搬硬套到欧洲大陆去了?

英文、法文、拉丁文的“pantheon”,源自希腊文“pantheion”。其中“pan”相当于英文“all”;“theion”相当于英文“holy”。因此按字面解,“pantheon”译为“万神殿”才是较准确的。

为什么同一个外语名词会产生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译名?窃以为,那是懂法语的中国人和懂意大利语的中国人并非同一批人的缘故。中国人喜欢画圆圈、喜欢抱团取暖,学术界、文化界亦如是。他们各有各在独立王国自鸣得意,于是产生此等怪事。

名曰万神殿者,理所当然是供奉神祇的地方;先贤者,则是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法国波旁王朝原本想模仿罗马建造一座供奉众神的万神殿,不料,到1790年竣工时,这座宏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物已经变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公有财产。公民不信神,万神殿只好另作他用,改为国家伟人的陵墓。所以,巴黎“先贤祠”从语义上虽然是个明显的错译,但是从功能来看,它又的确是“先贤祠”。

至目前为止,包括皇帝拿破仑一世在内的近百位伟人先后在“先贤祠”安息。鄙人感到极度遗憾的是,在这份长长的先贤名单里,仅仅有五位作家。而且,在这五位之中,有两位并非“纯正”的文学作家。你可能已经猜出来了,这两位是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伏尔泰和让—雅克·卢梭。

伏尔泰在1778年逝世,他的坟墓在1791年迁入“先贤祠”。伏尔泰除了撰写哲学和历史著作,还创作了一些较为重要的哲理小说,如《查弟格》、《老实人》和《天真汉》等。

伏尔泰的论敌卢梭也在1778年逝世,他的坟墓则是在1794年迁入“先贤祠”。在哲学上,他与伏尔泰齐名。在文学上,他的艺术性和影响力却明显高于伏尔泰。《新爱洛依丝》和《忏悔录》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源头。

若说卢梭的《新爱洛依丝》是起点,那么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就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了。雨果在1885年逝世。他生前早已被公认为法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家,因此无需讨论和审批,直接葬在“先贤祠”。

埃米尔·左拉是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著名的小说被他统称为《卢贡—马卡尔家族》。他在1902年逝世,1908年迁入“先贤祠”。他为德雷福斯案仗义执言,竟被打成人民公敌。法国人欠他太多,这算一点补偿吗?

2002年,在亚历山大·大仲马诞辰200周年之际,法国人将大仲马请进“先贤祠”,以此向这位19世纪最受欢迎至今仍然很受欢迎的法国作家致敬。他的小说被拍成200多部电影,其中最精彩的要数《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

话说回来,对于这种死后的荣誉,作家本人未必会太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