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

下榻

  

或许是受新闻报道影响吧,不少人以为“下榻”这个动词非常高等(比如,某某大人物来访,下榻某某大酒店),一般情况下不敢轻易使用。其实,“下榻”并没有对人有四等十级的歧视,因为历史上第一个下榻的人,就是一个穷光蛋。而他下榻之地,也不是什么五星级大酒店。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大臣陈蕃在任豫章太守期间……还是先介绍一下陈蕃其人。陈先生字仲举,史书对他的评价是“方正不阿”。熟知伟大的中华文化的朋友都应该很清楚,方正不阿者的下场都比较凄惨。贬谪,算是最低消费了。因此,陈蕃被最低消费到豫章这个地方。东汉的豫章郡,就是今日的南昌市。

豫章有个高士,叫徐稚,字孺子。所谓高士,必定视钱财如粪土,视权贵如畜生。南昌现在有一条大街叫孺子路,就是纪念这位高士的。小弟曾经在此路上走过,沿途美轮美奂、车水马龙、财运亨通……这样纪念,不知道高士是否瞑目。

话说高士徐稚早已听过新太守陈蕃为人耿直,与一般权贵有异,便破例接受邀请,前往赴会。两人相见,话题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从白天聊到黑夜,仍觉意犹未尽。主人遂设置一榻——榻,就是矮而狭长的床——将座谈会变成卧谈会,秉烛夜话,夜以继日。第二日,徐稚告辞,陈蕃没有将榻撤走,而是吊了起来。这个行动表示,随时欢迎徐稚来侃大山。从此以后,每当徐稚来访,陈蕃就大声喝令下人:“下榻!”事情不胫而走,“下榻”便引申出(主人)接待宾客以及留人过夜的含义啦。

唐代诗人王勃高度评价这段佳话,他的《滕王阁序》有曰:“物华天宝,徐孺子下陈蕃之榻。”经王大诗人这么一吟,“下榻”一词突然反客为主,变为(客人)留下住宿的意思。现代“下榻”的用法,也多指(客人)住宿。

说到这里,有一个叫周璆(这个字读qiú)的人要击鼓鸣冤了。原来,这位先生也是高士,他在陈蕃任乐安国(今山东省境内)太守的时候已经享用过下榻的待遇,比徐稚还要早好几年呢。只因其名气稍逊,主角之位便易人。不过,既然是高士,我想他是不会计较的。那么刚才听到的鼓声,大概是小弟耳鸣所致。

陈蕃后来回到朝廷,官至太傅。当时朝政被宦官把持。陈蕃与大将军窦武合作,欲清除宦官势力。不料事泄,他虽负隅顽抗,带领官属和太学生八十余人血战到底,仍战败被杀。方正不阿,代价真的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