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5日

文学书单22

  

不经不觉,我们来到文学之旅的最后一站——20世纪美国。这个世纪,美国逐步改变其惹人讨厌的暴发户形象,文学起了最关键的作用。

按最近的惯例,先让小说家出场。

冒险家杰克·伦敦淘金淘出败血症,只好到另一个领域冒险。他把从莽汉到作家的奋斗过程写成《马丁·伊甸》,也预言自己的结局。《野性的呼唤》和《热爱生命》的生命力就此燃尽了吗?

西奥多·德莱塞以《嘉莉妹妹》出道。小说揭了都市的伤疤,无人愿意看。25年后他再以《美国的悲剧》揭了金玉其外的爵士时代的伤疤。这次他成功了,成为富豪。

中西部生意人的拜金、伪善和短视没有逃过辛克莱·刘易斯的金睛火眼,他的两部力作《大街》和《巴比特》都刺到痛处,虽无法药到病除,却使他家喻户晓。

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家理所当然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尽管在思想和技巧上有一些缺陷,但是作为时代写照,它跟作者某个部位一样,adequate!够用就行了。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冰山风格简练、冷峻和挺拔。从《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到《老人与海》,散发着雄性荷尔蒙的味道。和杰克·伦敦一样,这个硬汉也用非硬汉方式结束生命。果然是迷惘的一代。

威廉·福克纳乐此不疲地用意识流展示南方人的丑陋。为什么?他说他爱这片土地。《喧哗与骚动》是其代表作,标题取自麦克白的独白。《我弥留之际》同样一流,标题就有点……

大萧条给人们留下无数伤痕和一本书——《愤怒的葡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记叙一次凄凉的大逃亡。批评家批评这部作品感情泛滥而思想肤浅,但不妨碍人们喜爱它。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在56岁情欲勃发,于是像皮格马利翁一样塑造了对象——《洛丽塔》。诱奸青春期少女后,带着她穿梭于全国的汽车旅馆和加油站。场面迷幻,内容丰富,但斯文扫地。

J·D·塞林格因《麦田里的守望者》而名声远播。该书描写一个满口粗话的中学生不堪忍受虚伪的大人加诸他身上的种种虚伪的期望和规则。成名后作者遁世绝俗,他找到自己的麦田了。

50年代涌现垮掉的一代,而垮掉之王是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记录了几次乏味的流浪,但是这些垮掉的流浪汉看上去很酷,让人觉得人生至少要像他们那样酷一回。那还等什么,上路吧。

约瑟夫·海勒决定用黑色幽默暴露世界的荒诞。《第二十二条军规》是这样的:疯子可以免于作战,但必须亲自提交申请,用正常的逻辑思维证明自己是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