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餐桌和圆转盘,是现代中餐馆的一大特色。
不过,圆转盘是近代的产物,并非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在它问世之前,讲究饮食礼仪的中国人只可以用筷子夹离自己最近的一盘菜肴中离自己最近的那一小块。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你交上华盖运,否则你的心头好总是远在天边,甚至落在你最讨厌的那个亲戚面前。
如何既顾及礼仪,又满足口腹之欲呢?这当然难不住聪明的中国人。对策就是,互相夹菜。
互相夹菜,与敬烟、劝酒一起并称中华礼仪三大发明。将眼前的菜夹给别人,然后让别人回敬你,物物交换,真是一堂生动的经济史课程。只是,有了圆转盘之后,夹菜逐渐被转菜所取代。假惺惺地把麻婆豆腐转到大姨妈面前,说着客套话的嘴巴,已经被鼻下飘香的蒜香排骨馋得洪水泛滥……
说到圆转盘,我们得感谢发明人苏珊。注意,她不是姓苏名珊的中国人,而是名叫 Susan的美国人。相传这位 Susan 小姐在一家餐厅当女侍。我们知道,西方人用餐,是由侍者把菜肴分到每位就餐者的盘中的。就餐者一般不会随便离席,甚至不会随便站立。Susan 小姐生性懒惰,而懒惰又是发明之母,于是她发明圆转盘,让食客自便。自便的食客就不客气了,把这个发明称为“Lazy Susan”,“懒苏珊”。
然而,上述故事很有可能是杜撰出来的。打工仔打工妹又怎么会蠢到发明一种令老板可以安心裁员的物品呢?所以我推测,“懒苏珊”的故事是美国圆转盘生产商的宣传手法。
其实,圆转盘早在十八世纪初就出现了。英国《绅士杂志》介绍过这种装置,并且称赞它可以取代那些八卦又多嘴的仆人,是秘密聚餐(比如通奸、造反)之必备“神器”。故此,这个神奇的圆转盘又被称作“dumb waiter”,“哑侍者”。
到十九世纪后期,“哑侍者”被美国发明家乔治·坎侬改造成餐盘升降机,为各大酒店所采用。客人下单后,厨房工作人员就用“哑侍者”把饭餐直接送到客人所在的楼层,让客人舒舒服服地在房间享受一顿美食。
看过阿加莎·克里斯蒂写的《波洛探案集》的朋友,一定记得其中一篇《意大利贵族历险记》。故事中的升降机“哑侍者”,“目睹”了凶案发生,却不发一言,在某种意义上是充当帮凶呢。可怕吧。
让我们总结一下。这个“dumb waiter”在英国既指圆转盘,也指餐盘升降机;而在美国一般写成“dumbwaiter”,仅指餐盘升降机。圆转盘在美国则叫“Lazy Su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