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爱书家,不是藏书家。所以,典雅的精装书和怀旧的毛边书都不是我的首选。我喜欢价廉物美的平装书,喜欢平装书所蕴含的力量,喜欢平装书所充盈的快乐。这是知识的力量,这是分享的快乐。它们源远流长,继承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革命,出自更古老的亚历山大港大图书馆。
今天,无论在书店还是图书馆,平装书的数量都超过精装书,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在过去,平装书等同于劣等品,不但纸张、印刷和装帧低人几等,内容也令人摇头不已——只有版权保护期已过的畅销读物和当代通俗甚至低俗的小说,才会以平装书的样子出现。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当阿伦·雷恩爵士(Sir Allen Lane)打算在埃克塞特火车站的书报摊买一本便于旅途阅读的好书的时候,只看到我刚才描述的那些平装书,以及一些无聊透顶的流行杂志。这位雷恩爵士刚刚探望过著名的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正在回家的路上,时间是1935年。
没错,在1935年之前,你想读一本好书、读一部经典名著的话,只能到书店花上一笔令人轻松不起来的金钱,或者到公共图书馆办一张借书卡并且排一两个月的队(好书嘛,借阅的人自然不会少)。
在埃克塞特火车站的雷恩爵士为此感到相当震惊,也相当遗憾。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他决定要尽力改变这个现状,为文化传播事业作出一点贡献。也就是,让更多的人用更便宜的价钱读到更好的平装书。不久之后,他创立企鹅出版社。
第一批企鹅丛书出版,有阿加莎·克里斯蒂、欧内斯特·海明威和安德烈·莫洛亚等当代作家助阵。每本售价6便士,当时相当于一包普通卷烟的价格。这个价格便宜得令众多出版商和作家感到极度愤怒。但与此同时,却得到很多读者真诚的感谢和热情的支持。如果我活在那个年代,当然会加入企鹅支持者的行列。
理想很伟大,市场却很残酷。企鹅发动的平装书革命的确是一场革命,一旦失败,身败名裂恐怕是夸张了一点,但是血本无归绝对是不可避免的代价。雷恩爵士后来也承认这是一次赌博。不过,他赢了,英国也赢了。
企鹅出版社还没站稳阵脚,第二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人们发现,价格低廉、外表简陋但内涵丰富的企鹅丛书更容易传播。这只可爱的企鹅,给予无数彷徨的心灵最强力的支持,使人们熬过最艰难的日子,无惧最暴戾的轰炸,最终走出阴暗的防空洞,重新拥抱美好的阳光。企鹅从此声威大震,平装书也从此成为图书市场的主流。
我是爱书家,不是藏书家。每次扫视书柜,看到一排整齐的企鹅,我都会心生感激之情。谢谢企鹅,谢谢所有平装书出版社,让我等清寒文人得以过上无比富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