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特莱维喷泉

  

今天的罗马城内,大大小小的喷泉超过二千个。其中,特莱维喷泉(Trevi Fountain)是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就艺术性而言,它也许无法与天才艺术家济安·洛伦佐·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的作品相比(例如圣彼得广场喷泉、特里同喷泉等),不过就知名度而言,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主要原因,啊,电影对现代人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啊!

我们先回顾一下特莱维喷泉的历史。

1453年,教宗尼阁五世下令对古罗马时期的处女水渠进行修复和延伸,以一个简单的喷泉作为工程的终点,那就是特莱维喷泉的前身。

十七世纪初,教宗乌尔巴诺八世决心用华丽的艺术讥讽新教的粗鄙,于是委托贝尔尼尼建造包括特莱维喷泉在内的系列建筑物。贝尔尼尼自然不辱使命,只是对喷泉的改建,最终因教宗去世而搁置。

这样又过去了一百年,到1732年,终于由教宗克雷芒十二世拍板定案,改建工程交给尼古拉·萨尔维(Nicola Salvi)。

萨尔维?他是谁?

进入十八世纪之后,意大利逐渐丧失世界艺术中心的地位。整个亚平宁半岛,很难再现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那种人才辈出的盛况。萨尔维,年轻时研究数学和哲学,后来半路出家学习建筑。平心而论,他不是艺术天才,所幸的是,他是一名优秀学生。罗马城内,到处都是贝尔尼尼留下的巴洛克教科书。萨尔维以这位前辈大师为师,设计出一生中唯一的杰作——特莱维喷泉,以及喷泉的背景波利宫。这个浩大的工程整整花去三十年时光,以至萨尔维没能活到完工的那一天,这是古代建筑师常有的遗憾。

虽然处处有贝尔尼尼的影子,但是萨尔维的作品算是成功的。泉水从宏伟的凯旋门飞溅而出,像奔放的旋律一样跨越一簇簇石头,穿过充满戏剧表现力的雕塑,在海神尼普顿的眼前,倾泻而下。

1954年,电影《罗马之恋》(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在特莱维喷泉前缔造罗曼史。片中提及一个神奇的传说:只要越过肩膀往特莱维喷泉抛出一枚硬币,你会重返罗马;两枚,你和恋人永不分离;三枚,你能顺利离婚(这是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基督教禁止离婚,离婚只能是一个愿望)。后来传说逐渐变为只要抛出硬币后诚心许愿,愿望便会实现。无数游客慕名而至,纷纷把硬币和愿望投掷到喷泉之中。是否人人遂愿我就不清楚了。罗马市政府把特莱维喷泉中的硬币用在慈善事业,为贫困人口增加膳食营养,这也许如遂愿一样美好吧。

我对特莱维喷泉的好感不是因为那部电影,而是美国摇滚乐队邦·乔维(Bon Jovi)在2000年推出的单曲 Thank You for Loving Me。这首情歌的 MV 便是在特莱维喷泉拍摄的。逃跑的新娘、年迈的夫妻,每一对情侣、每一枚硬币,似乎都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如果将来有机会游览罗马,我一定会用一枚硬币向特莱维喷泉致敬。

 

Bon Jovi - Thank You For Loving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