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法国人有受虐癖?在最动荡最血腥的时代反而爆发出最强大的创造力。以下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作品和他的体型一样丰满。他的写作计划叫《人间喜剧》,包含137部小说,完成了97部。如此高产是因为他要还债。他后来发现一种更快捷的方法解决债务——娶个女富豪。
更惊人的是,大仲马的体型和创作数量都超过巴尔扎克。而且,他还是个美食家,所有吃货经验都写进《美食词典》。作为小说家,《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可使他不朽。
有大就有小。小仲马是大仲马调戏良家妇女的产物,他一生只写过两部小说,其实一部叫《茶花女》(足够了)。威尔第将它改编成歌剧之后,威尔第和小仲马从此衣食无忧。
维克多·雨果一直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火车头。有两部名著不能不看:仿佛在中世纪写成的《巴黎圣母院》和仿佛在巴黎下水道写成的《悲惨世界》。它们展示作者悲天悯人的心。此外,抒情诗他也写得不错。
活过、写过、爱过的司汤达,一生都像他的代表作《红与黑》一样半红不黑。还好死后成名。另一部小说《帕尔马修道院》和散文《爱情随笔》也是应红而当时未红的作品。
古斯塔夫·福楼拜因为《包法利夫人》而吃官司。有伤风化的指控除了增加小说销量之外没有任何结果。“伟大的现实主义者!”福楼拜却不喜欢这个称谓,于是推出浪漫主义小说《萨朗波》。
福楼拜的学生居伊·德·莫泊桑就稳定得多,他专注于短篇小说。语言有力、措辞严谨、不讲废话、不偏不倚的叙事方式极具吸引力。谁看了《我的叔叔于勒》之后不想吃生蚝?
普罗斯佩·梅里美也是中短篇小说大师,他的作品很像法国菜,色香味俱全。《卡门》被比才改编成歌剧之后饮誉全球。卡门也成为“辣妹”的代名词。
阿尔封斯·都德不但短篇小说写得好,长篇小说和散文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34岁时凭借小说《小弗罗蒙和大里斯勒》一举成名,使之前的富有情调的散文集《磨坊书简》也成一道风景。
阿尔弗雷德·德·缪塞的声誉来自诗歌和戏剧,然而最好的作品是自传体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书中塑造神经兮兮的浪漫主义者形象。他还告诉读者,乔治·桑令他多桑心……哦是伤心。
自然主义作家埃米尔·左拉同样著作等身,不过,出于和特罗洛普一样的原因,我实在很难推荐……好吧,《娜娜》和《萌芽》算是比较优秀的作品。其实我偏爱充满正义感的公开信《我控诉》。
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世界》、《地心游记》等科幻小说,令多少青少年儿童编织美丽的科学梦。直到今天它们依旧是不过时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