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

文学书单2

  

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进入中世纪。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个漫长的“黑暗时代”。正确地说,它只是阴暗而已。尽管文明遭到前所未有的挫折,但是文学并没有死亡,它以神话、传说、英雄史诗等形式在民间流传。

冰岛的“埃达”和“萨迦”、英国的《贝奥武夫》、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意志的《尼伯龙根之歌》,都是民间智慧的优质产物。当然,还有我们熟悉的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他们的故事后来被托马斯·马洛礼整理成《亚瑟王之死》。哦,如果你觉得英雄太多,那不妨读读反英雄的《列那狐传奇》,这只拟人化的狐狸刁钻得令人喷饭。

对了,你发现了没有?中世纪的欧洲文学缺少了什么?但丁·阿利吉耶里发现了。前文说荷马是西方文学的基石,那么但丁就是西方文学的阶梯。不,不无分东西方,我们阅读《神曲》和《新生》,都有脱离浑浑噩噩的俗世的感觉,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悲悯现世,并看到希望。正是这位发现了“人”的诗人,终结“黑暗时代”,吹响文艺复兴的号角。

 

与如履薄冰的欧洲相比,中世纪的亚洲文学简直就是春风得意、大步流星。

在阿拉伯,没完没了的《一千零一夜》不但救了山鲁佐德,也救了今日的迪士尼。在波斯,菲尔多西用《列王纪》回应欧洲的英雄史诗,暴力指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说来真奇怪,其他波斯诗人似乎都是和平主义者。欧玛尔·海亚姆和哈菲兹鼓吹享乐,后者对歌德和德国人产生较大影响,前者的《鲁拜集》则在英国诗人爱德华·菲茨杰拉德翻译后走红,成为全球饮者之歌。老年萨迪把毕生智慧写成《果园》,哲学味颇浓,但不枯燥。

日本文学在奈良时代开始质的飞跃,《万叶集》收录这个时代的诗歌。两个世纪后,紫式部创作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受紫式部嫉妒的清少纳言则写出精致的絮语式散文《枕草子》,它与吉田兼好的《徒然草》并称为日本古典散文的双璧。

在中国,唐诗、宋词和元曲把中国文学推上顶峰。今天各种选集(通常凑够三百首)都可以满足一般的阅读需求,月下樽前,吟诵几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