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且”字,形状粗俗猥琐,因为它正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本义应读 zǔ,又读 jū。
比如,《诗经·郑风·褰裳》有这几句: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意思是说,如果你想要我,就赶紧提起衣裳蹚过溱水来找我。如果你不想要我,哼,你以为我就没有其他男人了吗?你这小子狂妄个鸟!(顺便一提,这里的“鸟”字应读 diǎo,同“屌”)
不少注释者认为诗中最后那个“且”字是语气词,没有意义。非也,脏字显著地增强感情色彩,当然有意义了。
还有个非常有力的证据。众所周知,远古先民有阳物崇拜的狂热。金文里有这么一个字——在“且”旁边加一个表示祭祀的“示”字,这就是祖先的“祖”字。你现在明白了吧,中国人的祭祖习俗是多么的悠久,而且它和阳物崇拜是同根的。
当然,后来“且”字假借为副词(相当于“暂且”、“将要”)和连词(相当于“而且”、“尚且”),为了区分,便增加另一个读音 qiě。
由此可见,汉字……写对容易,读准不易,真的要“且行且珍惜”啊!(顺便一提,这里的“且”字应读 qiě,而不读……哼,那个且是否值得行房是否值得珍惜,关我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