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接受熊抱吧!
俄国文学起步较晚。直到十九世纪初,亚历山大·普希金才模仿拜伦勋爵写诗,成为俄国文学的奠基人。《自由颂》和《叶甫盖尼·奥涅金》是好诗。他的小说就不敢恭维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他……绿帽诗人与情敌决斗败下阵来,年仅37岁。
同样崇拜拜伦和死于决斗的诗人米哈伊尔·莱蒙托夫更年轻,仅26岁。他跟一个毫无幽默感的朋友开玩笑而惹祸。一连失去两位诗人,阴谋论直指沙皇。莱蒙托夫留下诗歌《恶魔》和小说《当代英雄》等佳作。
尼古拉·果戈里是俄国第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以诙谐见称。喜剧《钦差大臣》可以令最忧郁的俄国佬喷伏特加。小说《死魂灵》也是喜剧故事(看不出来?),可惜欠完整,余稿作者在去世前烧毁。
伊凡·屠格涅夫喜欢爱情小说,也喜欢给男主人公安排糟糕的结局。《父与子》因为创造“虚无主义”这个概念而受到重视。《烟》那“世事如烟”的感悟被指影射革命者而遭批判。他的散文诗也写得很好。
赌徒费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性、灵魂和存在的艰苦探索,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成酷刑般的精神苦旅。《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作家总结性作品,如果嫌长,可以读读《死屋手记》和《罪与罚》。
与上述两位小说家并称“三巨头”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三人中最有钱的,却喜欢穿破烂作秀,后来离家出走以致死于火车站也令人费解。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无人不知(即使从未读过)。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直到今天依然被一些不懂艺术的人奉为圣训。我赞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他的评价——思想幼稚。小说《怎么办?》不谈艺术,所以写得不错。
安东·契诃夫是短篇小说巨匠,无论是为搞笑而搞笑的《变色龙》和《套中人》还是反映民间疾苦的《苦恼》和《万卡》,都有极高的可读性和艺术性。他也是剧作家,《樱桃园》是其最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