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否认,英国殖民统治给印度注入新鲜血液,文明古国得到新生。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接受英式教育,也用英语写作。英语版《吉檀迦利》使他走向世界。加上《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等,东方智者的地位就十分稳固了。
蒙什·普列姆昌德是用印地—乌尔都语写作的小说家,他有不寻常的经历——处女作一出版妻子就出走,再没回来过。他坚持写作,终于写出代表作《戈丹》。
在西亚,黎巴嫩诗人、作家兼画家哈利勒·纪伯伦在白袍黑纱中一枝独秀。他同时用英语和阿拉伯语写作,其中英语作品更知名,有散文诗集《先知》和短诗集《沙与沫》。
在中国,鲁迅(周树人最著名的一个笔名)鹤立鸡群。超凡的洞察力和诚实的笔锋,直截了当地撕碎中国文化的画皮。惊人的是,一百年后,他的呐喊仍具时效性。我们替他高兴还是为中国悲哀好呢?
鲁迅只有一个,冬烘先生则太多。满坑满谷的国学大师死不足惜,除了他。王国维投湖可能是殉清(注意:是清不是情)。《人间词话》毫无迂腐之气,以叔本华美学鉴赏宋词,叫人叹为观止。
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逐步登上文学大舞台。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被认为是创始人,短篇小说集《交叉小径的花园》充满超现实情节和神秘色彩,同时饱含哲理性。
危地马拉作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者。代表作是《总统先生》和《玉米人》,前者揭露政治寡头的残暴,唉,真搞不懂香蕉共和国的运作方式。
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旗帜。《佩德罗·巴拉莫》是拉美巅峰小说之一,一个阴森和绝望的鬼世界(又是重口味!)。短篇小说集《燃烧的原野》也备受推崇。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了最受欢迎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而且不止一部:《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他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哥伦比亚人”(哥伦比亚总统的赞语)。
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自称“受到两种构成生命的相反力量的哺育”,即政治与爱情。前者是错的(天真的共产主义者)。后者则诞生优美的情诗。本人试译一句:你的记忆,是光,是烟,是静止的池塘!/ 眸子里,黄昏正燃烧,在深深处。